本报记者 王水涛
9月3日15时许,在解放区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办公室里,一阵电话铃声响起。
“张主任,现在有空吗?”
“祝叔,有什么事?”
“我老伴犯病了,腿还行动不便,能不能到我家里给我老伴看看。”
“祝叔,放心吧,我这就给你联系医生,联系好医生后我给你回电话。”
打电话的是解放区幸福社区居民祝运章,他说的张主任就是解放区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主任张英。挂断电话,张英就急匆匆地走出办公室,她很快就联系上了主治慢性病的赵黎明医生和负责康复训练的宋永生医生。随后,张英给祝运章回了电话,让他在家等着。
张英拿上血压器和听诊器,和两位医生一起就向幸福社区出发了。在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公交车时,同样在等公交车的两位老人主动跟张英打起了招呼。“有空了来我们医院,量量血压,再给你们检查检查。”张英叮嘱两位老人。
在去幸福社区的路上,张英俨然成了这一带的名人,不停地有人给张英打招呼。“这些人都是附近社区居民,我们经常进社区为他们服务,都认识。”张英说。
“3单元1号,就是这里。”他们很快就到了祝运章的家里。“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我打完电话后还以为你们到明天才有时间过来呢。”祝运章说着就把张英等3人让进了屋里。
在客厅里,祝运章的老伴半躺着坐在轮椅上。“你们来之前,老伴又犯病了,老是乱说话,现在倒安静了。”祝运章对医生们说。祝运章的老伴今年3月底突然患病,医生诊断为脑萎缩,本来腿脚就不太好,患病后几乎不能行走,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
“最近吃饭咋样,有没有想我呀。”张英对祝运章的老伴笑着说。“往上面坐坐,给你量量血压。”张英又叮嘱祝运章和他的儿子,“可不能让她长时间地半躺在轮椅上,这样对颈椎不好。”
赵黎明医生给祝运章的老伴量了血压,听了心跳,检查都正常。接着,在宋永生医生的指导下,祝运章的老伴做了简单的抬腿动作,“她的左腿情况不是太好。”宋永生说。
“平时在家里,要搀着她站站,不能让她一直躺在床上或坐轮椅上,每次站个四五分钟,累了就坐下来歇会儿,长时间坐在轮椅上也要把脚放高一点儿。”张英叮嘱祝运章。
“张主任,能不能找个医生,再把我老伴的腿给治治。”祝运章问。
“周四有专家来我们医院,到时候你用轮椅推着老伴过来,让专家再给看看。如果需要车接再给我打电话,我们把老太太接过去。”张英说,“回去我们再给你们制订一个康复方案,等弄好了给你打电话。”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又让你们费心了。”祝运章向医生们致谢。
上门服务在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社区医生工作的常态。“平时,社区医生每天都会到负责的社区上门随访,了解一些重症慢性病患者的情况。我们给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他们也有社区医生的电话,如果有什么情况,就给医生打电话。我们可以说就是社区患者的家庭医生。”张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