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太昭)9月5日,融合农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现代气象测报技术,实现农业目标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九地”合作项目——农业与气象技术融合高效示范基地在我市王曲乡北山村揭牌成立。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我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当天,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焦作市委主委张动天、焦作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二虎及我市领导魏新洪、毛文明、唐自立、张沁山、王瀛、崔卫红、孙菊梅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九地”合作项目总投资45万元,占地200亩。由九三学社焦作市委派出专家编写实施方案、制定实施目标并进行实地指导,我市农业局和气象局具体实施。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农业高产高效示范田和农作物新品种比较试验田;在示范基地内设置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自动测定仪和田间小气候视频监测系统。
据九三学社焦作市委副主委刘学锋介绍,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项目将建设200亩高效示范基地。其中,75亩为高产高效试验田,125亩为玉米新品种比较示范田。具体措施是:我市农业局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数据提出管理意见,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市气象局根据天气情况和农业局有关专家提出的管理意见,利用气象服务平台向全市提供气象服务和农业生产建议,指导全市农业生产。通过以点带面,四周辐射,全面指导的方法,促进目标化管理和精细化实施,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刘学锋介绍,项目实施以后,高效示范基地内种植的200亩玉米在生长期实行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实现了一播全苗;在玉米苗期,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提供的气象信息,避免了干旱和渍涝灾害的出现;在玉米生长的中期,通过田间小气候视频监测系统排除了玉米螟造成的危害;在玉米生长的后期,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为今年的高产高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该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参照示范田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周围10万亩玉米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副市长孙菊梅在致辞中表示,我市将充分利用农业与气象技术融合高效示范基地这个平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我市小麦、玉米双季亩产超过1500公斤的目标,打造焦作市高产高效农业样板,促进我市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9月5日,“九地”农业与气象技术融合高效示范基地现场,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焦作市委主委张动天(左四),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左三)等领导在听取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李亚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