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合作大潮起怀川
图片新闻
孙立坤会见中国昊华集团高层
不折不扣完成民生工程
切实把好事办实办好
小话筒里听态度 答疑声中看水平
2012年焦作市市直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公 告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公告
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定于10月下旬召开
省政府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调研组莅焦调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大潮起怀川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2005年春天,我市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银江菇品合作社成立,拉开了我市合作社发展的大幕。

  这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怀川大地上一经出现,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去年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市之后,合作社发展更是高潮迭起。到今年7月底,全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3016家,涉及规模养殖、高效种植、农机作业等多个领域,入社成员7.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6.5万户,成为全省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的地市。

  合作大潮,为推动我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五成农民集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旗下,“小船扎成排”,联手闯市场,调结构,促增收,推动了农业由高产低效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8.5%,达到8902元。

  再发力,合作社发展领跑中原

  去年9月15日,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会议上,我市成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市,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

  市委、市政府对试点市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推进省级试点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抓数量、促规范、上规模、搞联合、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市委农办合作社综合协调办公室,农业、畜牧、农机、林业、粮食、供销、金融、营销、指导等服务合作社发展的“一室九组”工作机构,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市、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联系一个合作社。

  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扶持上,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试点市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各县市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200万元资金,为试点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金融贷款上,我市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对合作社开展信用评定、授信签约和协作担保,多次组织银社洽谈会,帮助合作社解决贷款难问题。武陟县组织了40家合作社与银行展开对接,涵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兴渔养鱼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农发行和邮储银行签订了1000万元、200万元的贷款合同。在税收优惠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征或免征优惠政策。在涉农项目上,我市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上级支农建设项目,对已实施的项目提供管理、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在政治待遇上,我市积极支持合作社理事长,尤其是明星合作社、龙头合作社理事长参政议政。全市合作社理事长中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32名,政协委员18名。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理事长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合作社的发展前途。2011年,我市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1320人次,开展互访互学活动7次,发放教材1500余套。为了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根据规模效益和致富带领能力,我市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为明星合作社、龙头合作社、示范合作社和注册合作社四大类,对合作社实行分级管理,并分别制定了发展目标和扶持办法。

  为了切实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技术、产品质量论证、创立品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我市一方面开展对口扶持活动,以农业、林业、畜牧、农机、供销等部门为主体,工商、税务、商务、金融等职能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分别开展对口扶持;另一方面开展项目扶持活动,通过实施国土整治、财政涉农资金捆绑、农业产业化等项目,集中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为了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效果,2011年8月份,我市开展了全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宣讲活动,在6个县市巡回作报告。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2000多人参加了巡回宣讲会。巡回宣讲展示了合作社理事长的精神风貌,将好典型、好经验通过宣讲的方式在全市深入地推广,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合作社的了解,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氛围,激发了广大农村能人创办合作社的热情。市委农办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了“庚玄杯”焦作市青年农民合作社大赛,通过宣传发动、集中培训、答辩展示等环节,经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报纸、现场投票,最终选出了24家青年农民合作社、10名青年农民之星、20名青年农民榜样。大赛全程通过电视播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示范作用。

  求创新,功能作用呈现五大亮点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五大亮点: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最初的规模养殖、高效种植、农机作业等领域,逐渐拓展到技术服务、农资服务、手工加工等专门以产中、产后各项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行业划分,种植类1405家,占比46.6%;养殖类808家,占比26.8%;农机类455家,占比15.1%;其他类型348家,占比11.5%。

  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本乡、本村逐步向跨乡镇、跨县域甚至跨省、跨国拓展。今年6月中旬,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注册成立,这是在国家和河南省还没有出台联合社注册管理的条例之前,我省第一家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注册在政策上的突破,成为河南省注册的第一家联合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由河南菡香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新乡市原阳县、获嘉县、新乡县等两市四县13家合作社共同组建,注册资金1.986亿元,共吸收农户1万多名。如今,该合作联社已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稻米合作社的社员把米糠卖给养猪合作社的社员,养猪合作社的社员把土地流转给稻米合作社的社员,饲养户一心一意养猪,种植户一心一意种植,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注册成立联合社5家。

  合作层次不断提升。逐步从生产领域向流通、加工等经营合作领域拓展,一大批合作社实现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品牌包装、市场营销一条龙服务。全市合作社已注册95个商标,其中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6个,160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获得认证。

  运行管理日趋规范。全市拥有明星合作社20家、龙头合作社50家、市级示范社200家。这些示范社机构健全、章程规范、制度完善,为全市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出了表率。

  合作社效应日益凸显。合作社成员年人均收入11127元,户均节本增收2225元,成员户收入比非成员户收入高25%以上。

  大联合,五成农民在合作社旗下有所作为

  7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效、巨变、增收,还通过产业化引领、市场化对接、创新性合作支撑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强势发展。

  我市并不是水稻主产区,孟州市更不种水稻,但这里却有全国最大的以经营水稻农机作业为主的合作社——孟州市信合稻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每年4月份到南方作业,作业时间长达8个月,40多台农机单机纯赢利6万元。

  博爱县有个伊赛养牛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配给牛种、统一饲料、统一检疫、统一饲养、统一收购的标准化生产。该合作社积极拉长合作链条,目前全县有10个乡镇3000余户农民加入,建立了10个养牛基地。该合作社还走出中原,跨区域合作,与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区农民联手合作。目前,该合作社土地流转达3500亩,辐射100多万农民,肉牛饲养突破30万头。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下游加工公司对接,与专业市场连接,与大型超市联姻,不仅抵御了风险,更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

  温县国盛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先后在该县祥云镇大尚村和番田镇后峻山村租用农户承包地1809亩,和温县众成蔬菜专业合作社一起建成了目前我省最大的供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基地面积达到5000亩,年实现利润900多万元。

  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有130户农民将自己的11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金城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后的300多名劳力中有140多人自谋出路,有固定工作,而剩下的160多名劳力全部由该合作社安置,当农业工人。

  武陟县鸿运农机合作社实行“零风险”合作,只要农民加入合作社,该合作社就为农民全程托管土地,提供土地生产的全程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低价农资;成立担保协会,为发展三产的农民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目前,加入该合作社的384个农户,平均每亩地一年减少投入近50元。该合作社还为农民贷款20多万元,帮助农民发展三产项目30多个。这也是继我市农民可以土地入股、农机具入股、宅基地抵押入股之后的又一次创新。

  我市目前土地流转面积35.5万亩,其中以合作社为载体推动土地流转9.3万余亩,转移劳动力25万人。我市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跨省承包土地5万多亩。沁阳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跨出国门进行合作经营,每年在蒙古共和国进行土地作业上万亩。

  小小合作社,发展大舞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显神威。我市粮食生产实现了由高产向优质高效转变。去年,我市创20万亩、10万亩、5万亩、500亩及100亩以上连片5项小麦单产全国新纪录。小麦种子繁育面积70.25万亩,生产小麦种子2.8亿公斤,销售范围辐射8省106县。全市温室达8000座,拱棚面积7万多亩,创汇蔬菜近万亩,食用菌投料量12万吨以上,经济作物面积160万亩。博爱县蔬菜种植20万亩,有日光温棚2.2万座,被命名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焦作名片”越来越多。焦作市“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达到245个,形成了一批“四大怀药”、果蔬、食用菌、肉鸡、生猪特色种养带。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