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我市育龄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几个孩子?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这个特定统计时段内,全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7。该数据较2000年“五普”时总和生育率1.53下降了0.16。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将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一生所生育孩子的个数。总和生育率直接影响地区人口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指定时间,全市女性人口为1743790人,其中15~49岁的育龄妇女1003471人,占女性人口的57.55%。育龄妇女人数较2000年“五普”时增加129967人,增长8.05%,占女性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按照一般人口规律,总和生育率在2.1~2.2之间,称为生育率的更替水平,表明人口数量会维持现状。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7,已大大低于人口生育率的更替水平。但统计部门认为,这只是个别年份的特殊情况,从现有人口的发展趋势看,我市人口再生产还没固定或保持在稳定型,人口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期。
我市育龄妇女的生育高峰集中在25岁至29岁组,生育率为95.54%。。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生育高峰年龄段其次为20岁至24岁组,生育率为81.14%。;最低为15岁至19岁组,生育率为6.02%。。与前两次人口普查相比,育龄妇女生育高峰的年龄段已经向后推移。
此外,一个新现象值得重视,即40岁至49岁年龄段妇女的生育率又有大幅上升。“五普”时期40岁至44岁组妇女生育率为1.01%。,45岁至49岁组生育率为0.48%。;“六普”资料显示,40岁至44岁组妇女生育率为11.13%。,45岁至49岁组生育率为10.77%。。
一孩率过半,多孩率下降,反映我市多胎生育已得到基本控制,独生子女的观念逐渐被人接受。全市“六普”前一年出生人口中,一孩占58.88%,比“五普”提高2.06个百分点,已超过当年出生人口的一半;二孩占36.44%,比“五普”低0.9个百分点;三孩及以上占4.68%,比“五普”低1.16个百分点。
育龄妇女文化水平与一孩率成正比、与二孩率成反比。“六普”统计资料显示,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愈高,一孩率也愈高,二孩以上率则愈低;反之,文化程度愈低,一孩率愈低,二孩以上率愈高。
从育龄妇女职业分类上看,多孩率和二孩率主要集中在农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由此可见,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仍在农村和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