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见习记者 贾天罡
“看,就是这个,它几乎将食道全部堵死,孩子肯定是吃什么吐什么。”
9月7日上午,市第五人民院(原公费医院)消化内镜室内,一名只有1岁的男孩躺在治疗床上,主任吕富春手持内窥镜专用导管,从患儿的嘴里进入食道,从显示屏上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圆形的物体卡在食道。
病因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这个物体从患儿的食道内取出来。只见,吕富春将一个鳄鱼嘴样的器械伸入导管,在场的医护人员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
“慢点,好,就是这里,‘咬’住它。”
从显示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鳄鱼嘴”咬住物体后,一点点被提起。此时,时间好像停止一样了,每一秒都显得那么漫长。“啪”,这个先前只能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物体落在医疗托盘中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手术成功完成。
医护人员将这个裹着黏液及血丝的物体拿给患儿父母看时,他的妈妈哭了起来,爸爸语无伦次地说:“谢谢,谢谢……”
“都怨我,不该让小小(化名)玩硬币。”小小的妈妈自责地说,她教小小往存钱罐里放硬币,在听到“当”的声音后,小小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她去厨房做饭,就让小小自己玩硬币,估计是孩子因好奇吞食了一枚硬币。直到几天前,小小不愿意吃东西,而且吃什么吐什么,这才引起了家长的注意,便立刻带小小到该院消化内镜室找吕富春诊治。
吞食异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伤害,对儿童来说尤为危险。据了解,消化道吞入异物的情况并不少见,仅7~8月份,该院消化内镜室已经成功做了十几例这样的手术,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
据吕富春介绍,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其中食道是长管状的器官,也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器官没有发育完全,食道黏膜薄,吞入异物后很容易引起穿孔。小而光滑的异物对机体影响不大,可自行排除,但较大和锐利的异物则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伤害,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危及生命。在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开展以前,消化道异物则需要依靠外科手术开胸或剖腹才能取出,患者既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又要承担不菲的医疗费用。而为患者实施内窥镜下取异物术几乎感觉不到什么痛苦,治疗费用也不高。
据悉,吕富春是我市最早开展消化道胃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技术,从事临床消化专业近40年,已经为许多患者实施了消化道内窥镜下取异物术,至今没有失败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