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金黄的玉米,飘香的稻谷,诱人的果子,肥硕的鱼蟹……金秋,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本报记者奔赴怀川大地,深入田间地头,将丰硕的成果和收获的喜悦以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在喜迎党的十八大的浓厚氛围里,本报今起推出《记者走基层·金秋看收获》特别报道,敬请关注。①5
本报记者 高小豹
7000亩地的玉米成熟在即等待收割;100亩地里收获的玉米穗等待装车;200吨的玉米籽正在晾晒……9月12日上午,沁阳市粮丰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海金忙得不可开交,一份份来自农田的作业订单是他今年6月推广“订单农业”的回报。
“今年签订‘订单农业’的农田有7000多亩,再加上一些农业合作社主动与公司联系的业务,今年秋季预计能收购玉米1万多吨,净利润估计在50多万元。”今年50岁的高海金说到“订单农业”颇为自豪。2004年,离开沁阳市粮食局的高海金在沁阳市太行街道东沁阳村办起了粮食收购点,在方便群众就近卖粮的同时,也能让他每年净赚四五万元。2008年,随着业务的扩大,高海金收购的粮食开始向山西高平、晋城等地运输,他注册成立了沁阳市粮丰贸易有限公司。这一年,他收购小麦4000吨、玉米3000多吨,收购的粮食较2004年翻了一番。
2010年,高海金在沁阳市柏香镇贺村同赵红军等人试种订单优质小麦,亩产均在630公斤左右。正是这次尝试,让他看到了农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好处,那就是既保证了公司收购粮食业务的稳定,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订单农业”就这样成了高海金重点推广的项目。“‘订单农业’就是由公司与农户签订统一种粮、管理、销售合同,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粮种、农药,并邀请省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免费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同时无偿提供收割和运输服务。粮食收购时按质论价,每公斤小麦、玉米的收购价分别高于国家保护价0.04元、0.02元左右。”高海金说。
逐步富起来的高海金没有忘记身边的群众。据了解,“订单农业”的农户仅享受沁阳市粮丰贸易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化肥和收割等服务,每亩地每季可节省200元左右。今年6月,高海金在沁阳、济源等地签下7000亩地的“订单农业”,这将让农户享受到140万元的大礼;收割7000亩地需要租用5台大型收割机,又可为农机合作社带来31.5万元的收入。
“‘订单农业’让公司粮食收购的业务量得到了保证,让农户增收节支,为农机合作社带来效益,更关键的是让粮食质量得到了保证。”高海金介绍。目前,他的业务已发展到北京、福建、山西等地。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