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实习生 岳 静
“各级体育部门要主动把体育工作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把体育设施建设好、安装好、管理好,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郭颂福说,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中原体育强市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实现体育惠民的有效途径。因此,各级体育部门应积极作为,主动把体育工作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中,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设施和服务。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郭颂福说,一是要科学规划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保证人均不少于1.5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有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室外不少于300平方米、室内不少于40平方米的健身场所,并配置一定的健身器材。二是要建立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在每个新建社区成立健身领导小组,专人分管体育工作,形成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辅导站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同时培养和建立一批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带动居民健身。三是要广泛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每个新建社区要广泛开展在我市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太极拳和篮球活动,形成我市新型农村社区的体育特色,同时开展社区体育要以农为本,创设一些具有生产劳作特点的体育项目,突出“农”字特色。另外还要根据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形成本社区体育活动的传统、品牌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