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飞
武陟县嘉应观乡二铺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金志武,在村官岗位上艰辛创业、追求梦想,以帮民致富的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近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2007年3月,金志武辞去县城的教师工作,竞聘当上了大学生村干部,回老家创业。他的决定,遭到了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坚决反对,也遭到了街坊邻居的嘲讽。面对各方压力,他无怨无悔。
进村任职后,他挨家挨户走访,与乡亲交心,寻找致富门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当时,生猪市场受猪瘟和蓝耳病的影响,许多规模猪场损失惨重,金志武却从中看到了商机——生猪市场已经跌至低谷,必定反弹,市场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生猪价格必定大幅上涨。他当即决定:饲养生猪,自主创业。他东挪西借,多方筹资5万多元,迅速建起了一个可存栏200头生猪的养猪场。
初次养猪,一切都得学习,他从书店买了有关生猪饲养的书籍,刻苦钻研饲养技术,并经常到乡畜牧站请教疑难问题,还跑到附近几家大型养猪场学习饲养技术和防疫知识。子猪有病时,他心急火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到晚待在猪圈里,对着书给猪打针下药,详细记录病情,观察分析病症。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揣摩,他终于掌握了基本的生猪饲养技术,饲养场也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第一茬生猪出栏100多头,当时生猪价格一路攀升,纯利润达5万元,他抓住时机饲养第二茬,当年共出栏生猪200多头,收入达12万元。2010年,他又投入10万元,建成了一个能繁殖子猪的猪舍和一个大型沼气池,有效解决了买子猪难和猪粪污染环境的问题。去年以来,他的饲养场共出栏生猪500多头,实现利润40多万元。
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是金志武的梦想和追求。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让群众吃了定心丸,有群众想搞生猪饲养,他不仅帮助建猪场,还毫无保留地教给乡亲们饲养技术和经验。同时,他组织周边的10多家规模饲养户成立饲养协会,吸收带动饲养散户扩大规模,定期聘请专家和饲养能手给大家讲课,并采取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2011年,蔬菜价格持续走高,金志武再次准确捕捉商机,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利用黄河滩区的地理优势,帮助村民创建蔬菜温室大棚12座,发展绿色种植,生产的大棚蔬菜销售到焦作、郑州等地的大型蔬菜集贸市场,帮助群众创收达60万元。
5年来,金志武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百优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焦作市“十佳”创业精英人才、焦作市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之星、“庚玄杯”焦作青年农民之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