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辣椒红了
柿子熟了
一场特殊的就业招聘会
焦作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公告
我市部署黄河下游近期
防洪工程征地移民工作
我市三名勇士参加勇闯天涯
“冲破雪线”活动
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
莅焦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大步迈向国际旅游城市
解放区成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孟州市农路所为学生铸就道路安全防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步迈向国际旅游城市
——看焦作旅游业转型升级之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新忠 实习生 刘 薇

  门票收入从2002年的6326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67967.8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2002年的18.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71.92亿元,这一爆炸式增长彰显了我市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国际旅游城”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1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焦作旅游业这10年,着实令国内旅游业界瞩目。

  以“云台山水、峡谷极品”为代表的焦作山水,“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焦作服务品牌,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转变的“焦作现象”。这三张鲜亮的名片叫响全国,也昭示着焦作旅游业的辉煌历程。

  走综合型产业发展之路,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多元化、复合型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是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近年来我市一改过去依赖门票收入、重在“游”字上下工夫的做法,围绕“怎样把客人留住,如何促进本地第三产业尽快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做文章,六大要素齐头并进,全面带动我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

  旅游产品形态是旅游业的卖点。为加快焦作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游转变,我市首先从推进传统旅游产品转型入手,重点规划建设了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神农山文化旅游园区、青天河文化旅游园区等十大文化旅游园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传统旅游产品上档升级。我市以打造世界级品牌为目标,云台山景区投资5300万元综合开发竹林七贤隐居地——云台山百家岩景点,目前正加紧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神农山、青天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圆融寺、嘉应观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陈家沟、韩园、影视城各项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正加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

  新业态、新产品开发不断推进。涵盖户外运动、山地别墅度假、水上乐园等业态产品的穆家寨拓展训练营项目,集酒品展示、太极文化、怀药研发、旅游购物等于一体的怀药养生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都进一步丰富我市旅游文化内涵,为旅游业加快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共谋划73个旅游项目,总投资达500亿元。

  产业要素全面开花——从单腿走路到齐头并进

  想把客人留下来,就要改变原来单一的观光游模式,努力拉长旅游产业链,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开花。

  在“行”这一要素上,我市开工建设了焦作至郑州城际铁路,实施改造了南太行旅游快速通道,开通了中心城区至云台山的旅游公交线路,实现了北京至焦作、武汉至焦作“云台山号”系列旅游专列的常态化运作,旅游通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游”这一要素上,我市围绕打造“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品牌,提升山水游,高标准开发了峰林峡、百家岩景点,丰富了云台山的文化内涵;开发历史文化游,开工建设了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加快了圆融寺、影视城、妙乐寺景区的规划建设步伐;推进工业游,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开发了工业参观游,创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住”这一要素上,按照“大力发展高档宾馆、合理发展中档宾馆、控制发展低档宾馆”的原则,我市已发展旅游星级饭店29家、社会旅馆1300家、农家星级宾馆及农家乐近1000家,总接待床位约6万张,基本满足了市场的日常需求。

  围绕吃、住、购、娱四大要素,我市先后引进了以休闲度假、星级酒店、大型演艺、温泉养生为核心内容的云台山“双50亿元”、神农山50亿元、陈家沟22亿元等重点旅游项目。同时,我市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已开发出以怀药药膳为代表的特色餐饮系列和以“四大怀药”、太极拳、绞胎瓷、黑陶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系列;正在加紧规划建设中华名优特色小吃街、大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积极打造具有焦作特色的晚间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消费需求。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焦作旅游转型升级、提升品位,使游客能够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实现旅游业的再跨越。

  宣传营销转向高端——占领国内走向国际

  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为做大做强焦作旅游,我市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推动客源市场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和香港等高端市场为重点,组织全市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举办旅游展,参加旅游交易会,同时强化与国际旅游组织的联系沟通,先后在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地举办多场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与省旅游局联合举办豫韩文化旅游交流年活动,有效提升了焦作旅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境内外高端客源市场的占有份额持续增加。我市还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修改完善入焦旅游的奖励政策,调动市场主体引客入焦旅游的积极性。2009年以来,我市成功引来北京、天津、武汉、杭州、青岛等地旅游专列115趟,引来上海及泰国等国内外旅游包机20架和1100多个韩国包机团,在全省创造了利用旅游专列、包机成功开拓客源市场的范例。

  去年,云台山景区名列全国旅游景区关注度第四名;今年,云台山、神农山、陈家沟及嘉应观等景区分别入选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及南水北调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了旅游产品的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自觉践行服务理念——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

  “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是焦作旅游业的郑重承诺,也是焦作旅游的服务理念。随着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一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部门联合执法,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市建立旅游、发改、公安、工商、质监、交通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影响旅游发展环境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开设旅游投诉热线,游客可借助热线享受旅游资讯、旅游投诉等一站式服务,有关部门对游客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一些苗头问题开展行业整顿;搭建全市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启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力争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键操作、一站式服务;成立市旅游协会和各行业分会,建立旅游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进旅游企业的相互监督、规范完善和自我提升;制定印发旅游各行业服务标准,促进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建立便捷、安全的旅游通道,服务不同层次的游客。如今,在我市城区主干道和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上,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标志牌和旅游信息符号清晰、醒目,游客不用问路就能到达旅游目的地;旅游旺季、主要节假日,公安交警全天候上路指挥疏导交通,保障游客出行畅通;每逢“小长假”、“黄金周”,市、县两级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坐镇景区指挥,实现了假日旅游安全、质量、秩序、效益的统一。

  服务理念变成自觉行动,优化了焦作旅游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旅游安全事故,游客投诉率始终保持在0.003%以下。云台山景区2010年荣获首届省长质量奖,去年又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