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这就是河南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地方。”昨日记者跟随我市原化学制药厂退休干部张虎臣来到云台山脚下一个群山环抱的村落。
在修武县西村乡大东村的村口,一块“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的巨大牌子赫然醒目。“1938年3月,河南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就在修武县西村乡大东村成立。”张虎臣告诉记者。
张虎臣,今年68岁。小时候,张虎臣就常听上了年纪的人说早年村里驻过共产党的队伍,但因当时年龄小,没有在意。
张虎臣退休后时常回村小住。闲谈中,他听说村西头的一座破庙,就是河南省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的办公旧址。他赶紧查阅地方文献资料,果然有相关记载。老人不由得兴奋起来,他觉得应该把这段史料挖掘整理出来,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同时也为云台山景区增加红色旅游资源。
说干就干。从修武县党史办到焦作党史研究室、市志办,从郑州到北京,张虎臣千方百计搜寻文献资料,寻访历史人物。
史料证实,1938年2月,日军侵占修武、焦作。共产党员程明升等在修武北部山区建立抗日游击队。是年3月,程明升联合修武县部分国民党党员及爱国人士,在大东村召开各界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程明升在会上当选为县长(后由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正式任命)。县政府办公地点就在大东村西边的古庙里。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河南省第一个以国共合作形式建立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也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县政府。县政府成立后,积极领导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动员民众,开办抗日公学,训练抗日骨干,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粮饷,并先后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等抗日团体,对豫北地区及河南省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影响。
获得这些史料后,张虎臣决定在大东村筹建“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展览馆。在该村两委会的支持下,他拿出退休工资3万多元,在古庙旁翻新房屋,建起了20多平方米的展览室。
9月18日,记者专程来到大东村,走进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的展览室,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展板琳琅满目。资料显示,时任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同志曾于1938年8月在豫北视察工作时,听取了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负责人程明升等人的工作汇报,并就当时工作作出指示。朱德总司令也曾为“许河事件”专门召见程明升等人,详细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对突围出来的人员作了妥善安排。资料还显示,陈赓、黄克诚、谭甫仁等也都曾率部经过此地并与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取得过联系。
“建起这个展览室,就是为了不忘历史,以史为鉴,以史育人。当今日本要抢夺我国的钓鱼岛,我要通过这些抗日史料,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人们学习继承革命先驱的不屈精神,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张虎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