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焦作新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新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扩张
新区强力推进大招商
高端医疗 平民享受
四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不能把难题留给学校”
愿做春蚕吐丝尽 甘为红烛照后人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做春蚕吐丝尽 甘为红烛照后人
——记阳庙镇爱岗敬业的好教师张道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付凯明

  本报通讯员 邱利荣

  三十四个春秋,他把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三十四个冬夏,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默默无闻地一干就是34年。他就是新区阳庙镇和庄学校教师张道长。

  1978年退伍后,适逢阳庙镇马庄学校招聘教师,张道长毅然放弃了开汽车、进工厂、当医生等不错的选择,从8名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当了一名民办教师,结果这个选择一干就是34个年头。

  在阳庙镇,张道长的敬业、执着是出了名的。他参加工作34年,没有因私事迟到过一次,连续当九年级班主任27年,班内没有发生过一次打架斗殴现象。他担任班主任近30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7时半之前到校,不去办公室而是先到教室,一头扎到班里做学生的工作,督促学生学习,维持学习秩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到任课教师来到教室上课时他才离开。

  张道长年轻时深受腰痛病的困扰,1989年他的腰痛病又犯了,当时他在阳庙镇杨庄村教学。为了工作,他从来没有向学校领导说起过,同事们也很少知道。从家到学校,骑车几分钟就到了,腰痛病发作时,他不能骑车,就用手按着腰腿一步步走了20多分钟,每天按时到学,背靠着墙壁和课桌上课。

  在处理家庭责任和教学工作的矛盾上,张老师也是当之无愧的楷模,时任杨庄学校校长杨启松曾感慨道:“张老师不知是咋处理家务事的,从来没见过他请假。”这些年来,无论是孩子生病还是母亲瘫痪在床,他都没有请过一次假,耽误学生一节课。

  1999年4月,张老师年迈的母亲不幸瘫痪在床,但是,考虑到和他朝夕相处的学生,张道长只能狠心撇下卧床的母亲留给妻子照看。在母亲卧床两年多的时间里,张老师仍是每天提前到校,从未因为照看母亲而耽误了学生学习。母亲去世后,他更是以全部的精力倾注到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爱是教育的前提,张老师始终恪守这一信条。对待学生,他有一颗慈父般的心,总是一视同仁,从不歧视犯过错误的学生。此外,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张道长也很有一套。20世纪80年代,在他担任语文老师期间,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他提倡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订阅《青少年日记》等刊物,每次学生上交作文,他总是从中挑选出1~2篇好的作品,抄写成册并制成“作文集锦”在学生中传阅,有的学生甚至上了高中还不断借阅。那些年,经他收集抄写的作文有300多篇。

  34年来,张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经他教过的初中毕业生有3000多人,每年班上成绩在全镇总是名列前茅。他教过的学生中,有10多名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30多名学生在教育、医疗、国防、科研、财会等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他先后获县级优秀教师4次、市级优秀教师1次,并且每年都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再过一个月张老师就要退休了,但他主动向校领导提出继续工作,他立志要把余热奉献在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上,永远和他深爱的学生们在一起。

  张道长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忠诚、毅力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