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青小说 上一版3
文韬武略
上月点评
爱钱与爱情
新书评
“莫扎特”与莫扎特
马背上的牧羊女
不动心
破解当今男女
婚恋密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扎特”与莫扎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张艳庭

  李颜觉得自己是因为音乐而舍弃了音乐。本来在大学里教音乐教得好好的,却舍弃教职来乡野之间搞采风,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当初怎么都不会想到的吧。

  李颜成名因弹钢琴。那时候年纪尚小的他因为弹奏“莫扎特”,就被人们称为又一个莫扎特了。他弹得真得很好,先是被教他们音乐的老师像一个宝贝一样发现,然后在学校的一次演出上,他就出尽了风头。他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弹奏“莫扎特”时台下上千人寂静无声的场面。他弹完后那热烈的掌声让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做一个音乐家是这么风光的一件事。

  他就真正喜欢上了钢琴。从前都是父母逼着学,那之后他每天回家都要自觉地去练一段时间琴,而且比他从前练琴的时间延长了很多。后来他的演出就多起来,他弹得也更加用心。他发现那些静默和掌声自己从来都没有厌倦过,每一次那样的场景都会使他陶醉。后来他的文化课渐渐拉了下来,钢琴却越弹越好。他本来想弹一弹其他人的曲子的,但父亲却说要弹“莫扎特”就要把“莫扎特”弹得最好,他便弹了上万遍的“莫扎特”。

  报考音乐学院时,他弹奏的仍然是“莫扎特”。他果然用“莫扎特”把老师们征服了,顺利考上音乐学院,当然,也许还因为他跟其中的一位评委老师学过一段时间。到了学校,他弹奏的最多的仍然是“莫扎特”。他的“莫扎特”已是学校会演所必不可少的节目,后来又不断地在大的音乐比赛中拿奖。甚至他有过一次机会去莫扎特的故乡弹“莫扎特”,但因为他的一次生病而使这个机会旁落他人。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仍教“莫扎特”,结婚的时候也仍然找了一个喜欢莫扎特的女的。他有时候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有点单调和乏味,但又想到自己是因为“莫扎特”而能够享受这种单调,所以也许并不乏味。但他没想到一次采风就轻易地改变了他有些一成不变的生活。

  其实这期间他也经历过一些采风活动,但都没有像这次采风一样,让他去作出这么大的决定。回来之后他对妻子说自己想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乡间采风上的想法。妻子听了很吃惊,问他在采风中听到了什么,让他作出这么大的决定。但是他又说不出,也没有听到的曲子弹出来。他只是对妻子说自己已经作了决定。妻子问他不爱莫扎特了吗?他无话可说。妻子就对他说,他要是真的辞了职,就和他离婚。

  后来他真的辞了职,带着他自己的那部分财产,去了农村。

  他花钱把自己的户口变成了农村户口,买了一套农村有院落的房子,又分到了很大的一块田地。那都是去城市打工的农民们不种的地。他开始向人请教然后耕作起来。这个地方并没有音乐,人们的生活除了种地,就是有一些消遣的娱乐活动。总之是很无聊。

  但是他却觉得自己能够适应,种地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剩余的时间,他就在院子里种了花草,养了禽畜。其他时间他就去每户人家里串门聊天,或是坐下来抽抽旱烟,看看乡村景色。也谈不上什么好,但是很平静。家里没有钢琴,没事就看看电视。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感觉乡村的夜宁静极了。

  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对象,因为他的外表还算年轻和英俊,还有一些钱。他就娶了邻村一个姑娘。姑娘没有太多的爱好,对他相敬如宾又很知冷知热,干完农活又把家务干得非常好。不久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孩子。而跟第一个妻子时,他们没有生孩子。他很高兴地照顾孩子,下地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儿子开始识字的时候,他花了他们很大的一笔积蓄,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教孩子弹。后来孩子懂了点事,问他自己弹的都是一个人的曲子吗?他说,是的,都是莫扎特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