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2007年4月被选聘为焦作市大学生村官后,申大卫怀着激情和希望来到了中站区龙翔街道大洼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没有使他气馁,而是用一件件小事和实事,用欢乐和苦涩,描绘出别样的人生。
大洼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来到村里后,他分管沼气池建设工作。村里需要建18个沼气池,他挨家挨户去宣传,可是主动报名的人只有几户。为查明原因,他把全村80余户的院落情况全部摸底排查一遍,大多数家户因为没有地方建设才不愿意报名。他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决定做能建池户的工作,碰上有的家户对建沼气池不信任有抵触情绪时,他就一趟不行,两趟、三趟地做工作,还带村民去参观正在使用的沼气池,彻底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大洼村的村容村貌整治、街道硬化和球场等的建设,需要用大量的水泥。村两委会成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他也不甘落后,想方设法尽力帮村里联系价格相对便宜质量又好的水泥。
身处山区,不利于发展的条件太多了。于是他想:发展种、饲养业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他的想法得到了主管领导的支持。说干就干,他利用和村民在一起的各种机会宣传比较适合山区的饲养业。村里只有一家养猪的,养了两头猪,并且家境比较困难,所以他就尽最大努力来帮助其发展。从疫病的防治到市场行情,鼓励其适时扩大规模,帮助其预算、设计、扩建猪舍,亲自开车给其拉建筑材料,使这家养猪户发展了11头母猪。
他又买来七八本养猪技术书籍,送给想搞饲养的人,争取9000元无息借款帮助3个农户搞饲养。目前村里新增饲养户12家,年出栏商品猪300余头。新增养牛户1家,饲养6头西门塔尔和夏洛莱品种肉牛。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又有10余户农户准备养猪。
申大卫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宣传搞种植。利用承包荒山荒地种植用材林,他也承包了点荒山,种了1000棵杨树。这3年来大洼村已种植杨树200多亩,株数2万多棵;桐树40亩,株数1000多棵;核桃树50多亩,1000多棵。
回顾5年来的村官生活,申大卫说,农村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一个碗里的粥,水和面是搅在一起的,有欢乐也有苦涩。有时候会感到很累,可在看到村民们一张张笑脸的时候,就会感觉休息一下力气不就回来了?
他在“148”法律服务所工作过,于是,他参与协调、处理村民间的纠纷,使矛盾最小化,入村以来他参与化解邻里纠纷十余起。
展望今后的工作,申大卫满怀豪情地表示:“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扎根基层服务农村,任重道远。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干部,在这大山中,我将继续用行动和梦想唱响创业之歌,用真情和汗水谱写青春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