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青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双拐撑起的希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拐撑起的希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孤单”的影子,在地面上显得格外坚强而自立。
  学习累了,卢中华会站在报栏看报纸,他说这是休息。
  穿梭在新生军训场地中的卢中华。
  嘴上说着对不能参加军训不在乎,但从背影中看出他对军训的向往。
  室内待久了,卢中华会坐在宿舍楼下的草坪上看书。
  未来的路很长,他要自己走。
  卢中华和室友们一起去上课。
  为生活加油,为梦想努力。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影报道

  “谢谢你,我能行!”在拒绝室友的好心搀扶后,卢中华边说边架着双拐,步履蹒跚的向前走,影子被夕阳的余晖拉得很长,在地面上显得格外醒目。

  20岁的卢中华出生在博爱县清化镇的一个农村家庭,6岁时因患淋巴管瘤类的疾病使左腿肌肉萎缩而无法正常行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与同龄孩子相比,坚强而又独立。凭着不懈努力,2012年,他以521分高出理科二批40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用卢中华的话说,这是他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希望在等着他,挑战在陪着他。

  卢中华面容俊秀,棱角分明,带着黑框眼镜,斯文的语言和动作,笑起来宛如新月的眼睛,让人很难把他与身旁的双拐联系起来。

  幼年的卢中华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疾病会给以后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卢中华渐渐感到身体上的不便,渐渐的,他开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想过放弃。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关心、家庭的温暖让他重新燃起生活希望,他慢慢的接受了现实。既然不能选择命运,那么就努力地去改变命运吧。在学习上,卢中华刻苦努力,在生活上,他自立自强,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我这样的身体也许是上天安排的,既然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应该适应这个环境,而且我觉得我适应得很好。”在谈到对生活的看法时,他一脸认真地说。他说最想感谢的是父母、姑姑,还有读小学中学时的同村同学,是他们鼓励着他学会坚强。他也很感激现在的室友和辅导员薛艺君,上大学后,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不再是先前的生活小圈子,打开水、调床位……周围的人让他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很温暖。

  “一、二、三、四……”宿舍窗外新生的军训声打破了室内片刻的宁静,卢中华拄着双拐站了起来,望着窗外一言不发,从目光中看的出他对军训生活的向往。他拿起了窗旁的拖把开始拖地,他说这是他该做的事,军训后室友们会很累,平日休息在家,他也会帮着父母打扫卫生、洗衣服。

  “不一样的经历,谱写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他身上有一种‘营养’叫坚强,有一种精神叫不屈。”应急管理学院12级辅导员薛艺君说。

  “我不抱怨,虽然偶尔会为因身体不方便而做不了的事情感到郁闷,但是我有坚强的意志,有应付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青春飞扬的大学校园内,他对未来的路充满希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