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本报通讯员 谷 敏
实习生 廖 俊
如今,来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笑脸相迎的工作人员、快捷高效的办事流程,令人如沐春风。这是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奋力打造服务品牌所取得的崭新面貌。
“聚心”工程,激发创建活力
该中心领导班子在文明创建上有着充分的共识,创建伊始,就专门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负总责,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科室、各管理部负责人为部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各项创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协同抓,创建办具体抓,党总支、工会、各科室积极参与、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
该中心统一了公积金标志,设计制作了文化墙,还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的资源优势,利用服务大厅、宣传窗栏、局域网站等载体,精心开展条幅式、标语式宣传,在办公区醒目位置张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员工文明守则》,做到人人皆知,人人皆行。服务大厅设置文明示范岗,各科室设置文明提示牌。
为保证整个创建计划的顺利实施,该中心研究制订了文明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把文明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同时,该中心还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分解,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此外,领导班子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认真听取创建办对文明建设的相关汇报,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对下一阶段创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慧心”工程,提高服务能力
今年年初以来,该中心综合服务大厅以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活动为有利契机,按照“塑行业标兵、展青年风采、树文明形象、创一流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造全新的住房公积金服务窗口,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完善服务功能、开展社会活动,不断将“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该中心积极开展典型带动,制订了岗位标兵和服务明星评选方案及详细的评比标准,每季度评选出岗位标兵和服务明星各4名,将其照片张贴于“明星墙”上进行荣誉表彰,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该中心还与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会工委联合举办了两届住房公积金综合柜员业务技能大赛,培养、发现了一大批业务精、懂奉献、重实干的技术能手,在中心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树立和营造了“逢先必争、逢冠必夺、勇争一流”的思想观念和氛围。
同时,该中心通过创办“文明大讲堂”,对全体干部工人进行政治思想、业务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思想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另外,该中心还聘请礼仪专家对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进行服务礼仪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各县区管理部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服务促发展”的专题教育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县区管理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各县区管理部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奠定了基础。
此外,该中心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作用,坚持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科室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个人评比活动;开展争创“三八红旗手”、“共产党员示范岗”、“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活动,树立起“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
“爱心”工程,扩大创建影响
马路上,有他们捡拾垃圾、清洗护栏的身影;福利院里,有他们照顾孤残儿童的身影;火车站旁,有他们服务外地游客的身影……他们就是来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志愿者们。
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仅把这项工作内存于心,更外践于行。该中心积极参加全市“三讲三提升”知识竞赛、“我为党旗添光彩”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促提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中秋节慰问孤残儿童、春节看望离退休老干部等活动,引导全体人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志愿队多次义务劳动,与市儿童福利院共建“爱心基地”,开展向贫困学生、受灾地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素质;积极参加全市举办的工间操展示大赛、全市红歌比赛、太极拳比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建设具有该中心特色的住房公积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扬正气、树新风。
“民心”工程,打造金牌服务
近年来,该中心“加快推进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型升级,致力于把‘管理中心’打造成‘服务中心’”,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中心的对外服务水平。
加强服务制度和服务机制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促进服务质量提升。该中心先后制定出台了《柜面规范化服务标准》、《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投诉管理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窗口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本着快捷高效、规范温馨和人性化的要求,推出15条便民服务措施;成立了“住房公积金客户服务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服务从门内向门外拓展,打造与单位、职工的零距离沟通机制。同时,该中心所有窗口实施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亮明党员身份,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实施一对一的贴近式服务,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提醒服务、网上服务和绿色通道等,通过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微笑服务和专业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有了显著提高。
不断优化流程设计,减少审批环节和客户资料,拓展服务范围。根据群众需求,该中心制定了《焦作市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办法》、《焦作市住房公积金月冲还贷实施意见》、《商业银行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实施意见》等;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制定了拆迁安置房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办法,两次修改了《焦作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焦作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实施细则》。该中心通过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比例、最高限额、放宽贷款年限,不断调整提取使用政策,降低支取门槛,放大政策优势,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提高了职工的购房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提高了住房公积金使用率,方便了群众,惠及了百姓,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
努力营造温馨、舒适、和谐的服务环境。该中心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电子自助查询机、电子显示屏、休息区、阅览角、书写台、饮水机、老花镜等便民服务设施,制作了业务指南宣传折页,方便群众查阅,从群众的需要做起,从细节和细微之处入手,为群众提供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