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建 轩
作为一名监管民警,他没有刑警抓捕罪犯时的惊险与刺激,有的只是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那一分沉重的责任和社会特殊人群亲人的期望。他就是市拘留所副所长刘元武。
2008年1月2日晚,值班的刘元武在接收警方送来拘留的一对夫妇时,得知两人因殴打他人同时被拘留10天,而家中9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无人照顾,夫妇俩也泣不成声地求他帮忙。孩子的安全揪住了他的心,刘元武及时报告所长,两人协商后接通被拘留人员家的电话,听着电话里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的眼睛湿了,于是经与办案派出所沟通情况,他们作出了同意其中一人暂缓10天执行、先回家照料孩子、10天后再执行拘留的决定。夫妇俩得知这个决定后,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我们代孩子谢谢你们!”刘元武却平静地说:“我们是为人民执法,公安机关对你们的违法行为给予10天行政拘留,是为了教育你们遵纪守法,但我们拘留人是为了教育人、救治人,而不是惩罚人,更不是惩罚孩子。你们家中有困难,我们帮助解决,要感谢就感谢党和政府吧!”
2009年5月22日傍晚,山阳警方送来被拘留人梁某,梁某一见到刘元武,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半年前,梁某因盗窃被拘留,刘元武的谈话教育令其觉得可亲,所以这次希望得到照顾。可是,刘元武严厉地要其“严肃点”,因为他最恨“熟人”在这里与自己见面,他总觉得这样说明自己没有教育好对方。“你知道不,再这样不长记性,你就要被劳教!到那个时候,你的孩子和家人谁来照顾?对了,你妈妈的病现在好点没?”在梁某第一次被拘留时,刘元武了解到梁某的母亲膝关节有时疼痛,就关切地问。见刘元武如此关心自己,梁某禁不住抽泣起来:“刘所长,我错了……”
拘留期满就要离开市拘留所时,梁某特意来到刘元武的办公室,深深鞠了一躬说:“再……”“出去好好过日子,别让我们在这里再见!”刘元武打断了他的话。
近年来,刘元武先后荣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十大忠诚卫士”、“十大监管之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