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出生人口素质状况令人担忧。
重视优生就是重视发展
“提高人的生育质量、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连续3年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在全市全面推行。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关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市委中心组连续3年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作为人口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其作为每年县(科)级培训班的规定学习内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财政投入是基础。在总结试点县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我市自筹资金36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12年,市财政在足额拨付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增加10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项目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督察指导、信息化建设等。3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922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奖惩是保障。我市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作为计生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占考核总成绩的20%,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这为该项目在我市的实施提供了强力保障。
硬件建设是支撑。为确保每对待孕夫妇能得到高质量的优生服务,我市按照国家检验室建设标准,先后投入447万元对10个县市区的检验室进行了改造,根据“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内容以及所列设备清单,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统一招标采购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等先进设备,确保检测质量。
能力提升是关键。一方面,我市加强了系统培训,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临床专业、检验专业、影像专业的培训班,选送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到河南省计划生育科研院等地方进修,把技术人员打造成为实施优生项目的骨干;另一方面,我市采取公开招聘、调入等方式,补充检验、优生等专业人才。目前,我市每个县站中高级技术服务人员均在8人以上,检验室工作人员有3人至5人。
抓好优生就是促进民生
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优生服务,就必须坚持科学规范推动。我市重点从制度、流程、资料三方面着手规范,实行“三统一”。统一工作制度,指导县级服务站统一建立了技术操作规范、实验室内质控、工作运转流程、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等工作制度;统一服务流程,即群众参加项目流程、管理服务人员服务流程、县级服务站站内服务流程;统一档卡资料,在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统一档卡资料的基础上,又根据需要统一设计了县、乡两级服务站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门诊登记本》、县级服务站检验登记本、村级服务管理底册以及明白卡、一览表等档卡资料,便于统计排查、提示服务、落实随访、规范管理。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免费优生服务,我市组织计生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全面排查目标人群数量、结构和服务需求,同时依托计生、民政和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定期交换新婚和出生信息,帮助基层计生干部更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人群。摸清底数后,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印制预防出生缺陷科普知识宣传折页20余万份,由村级计生干部走家串户,开展面对面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孕前优生服务。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市从细节入手,着力体现便民主旨,为领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估建议告知书的群众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为完成妊娠结局随访的群众及时提供避孕指导、适时安排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为Rh血型呈阴性的人群建立QQ群、为所有参加优生服务的群众承诺保守个人信息……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怀;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也为项目实施赢得了良好口碑。据2011年行风评议结果显示,焦作市10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委中,有9个获得第一名,1个获得第二名;焦作市人口计生委获得焦作市首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