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以“想明白”铸就一种品格
转型发展勇“率先”
公益律师佟丽华:用正义照亮无助的心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想明白”铸就一种品格

作者:□余轩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现这一总体战略,必须坚持科学谋划、超前谋划。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征程中,无论是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还是谋划本地本部门的发展思路,最可怕的就是不深思熟虑就贯彻执行,最危险的就是不科学谋划就匆忙去做。不闯不试必定徘徊不前,浮躁冒进必然误入歧途。如何克服浮躁冒进、“蛮干”、“硬干”的毛病?关键要“想明白”。

  一

  “想明白”,就是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想清楚怎么做,想清楚怎么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表面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想明白”引领人们思想新解放。从“一文九论十八谈”、“新十八谈”到“新九论”,河南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展开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解放。在学习交流和创新实践活动中,破解了学习难题,体现了持续效应,转变了领导方式,提升了领导水平。可以说,学习实践、转变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想明白”的过程。

  “想明白”启示人们找到新出路。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河南的新型城镇化,既不能走有些国家传统城市化发展的老路,更不能走城镇与农村相割裂的弯路,而要筚路蓝缕,开辟新路。只有经过反复思考、科学谋划,才能找到一条消除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的创新之路。

  “想明白”推动人们做出新成就。实践中的坚守,来源于思想上的清晰。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渐次展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呈现出“五个越来越清晰”的可喜局面。俗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中尽情遨游,干出一番事业,取得一番成就。

  “想明白”帮助人们开辟新境界。思考可以构成一扇窗、一座桥,为我们打开新视野,通向新境界。明确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我们获得支持、取得成功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跳出河南、独辟蹊径,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远的境界来审视河南、思考河南。

  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时下,有些领导干部仍存在“机械式”和“经验式”的工作方法。要么苦干有余,巧干不足;要么没有计划,随意性强;要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要么不知轻重,胡子眉毛一把抓。于是,终日忙忙碌碌,但人民群众并不认可,工作也没有起色,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就是对工作没有思考、不动脑筋,没有积累、不善反思,没有总结、不会提炼。是什么力量,阻挡了这些领导干部思考的脚步?我们稍作分析,不难发现:

  一是顾虑太多,患得患失。面对问题,“怕”字当头。想自己多,想百姓少;想官位多,想事业少。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怕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即使在工作中有了很好的建议、措施,也前怕狼后怕虎,不想说、不敢说。

  二是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抱着“有了工作,领导会布置”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被动心态。工作中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总是先问过去有没有先例,领导有没有指示,文件上有没有依据。这样的人往往喜欢“跟风”、“随大流”,而形不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三是思想懈怠,能力不足。对工作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思考,“理论通、想法空”。特别是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工作理不出头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会儿一个思路,一会儿一个想法。这已成为领导方式转变的“短板”和“软肋”。

  四是不会总结,不善反思。遗漏一个经验就是一个损失,忘记一个教训就是一个陷阱。不会总结的人往往不善反思,无法将自己或别人的经验教训转换成思想和智慧,因而屡次犯错,不能改进。只有“想明白”,才能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搞准,避免忙而无效、劳而无功。

  三

  “想明白”,就要站位全局,统筹兼顾。领导干部要善于谋大势、谋全局,抓综合、抓统筹,紧紧围绕涉及整体、大局、根本、长远的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当前河南的大局是什么?就是建设好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想什么问题,都应当主动把本地区发展放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中来审视、来思考、来谋划,明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更好地总揽大局、全面兼顾、积极作为、主动融入,自觉与省委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想明白”,就要遵循规律,科学谋划。“想明白”的实质就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原经济区从概念提出、专家论证到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探究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敢于突破行政区划概念的束缚,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规律。可见,什么时候遵循规律、用好规律,就会发展进步、事业兴旺,这是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想明白”,就要扎根基层,承接地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基层。领导干部的“想”,不仅要与上级政策相结合,也要与老百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要想明白,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期盼的是什么?如何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领导干部要想明白,也要引导广大群众想明白,善于发现隐藏在广大群众中的“金点子”。

  “想明白”,就要突破定势,转换思维。懒于思考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深入思考,才能驱散眼前利益的迷雾,融化思维僵化的冰霜,消除路径依赖的桎梏,摆脱传统经验的依赖。譬如,从“离土离乡”到“离土不离乡”,从“打工潮”到开始在家门口就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广大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新生活。试想,如果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式,没有将三化协调的真谛想明白,怎能完成从“农民进城”到“就地城镇化”的思维转换。

  四

  “想明白”,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在“想明白”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发自己的潜能,更要提升自己的品格。

  “想明白”,需要一种发现问题、不懈探索的心理倾向。真知灼见,往往来自多思善疑,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独到的见解。着眼于破解新老“四难”问题、“三农”问题,我们找到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明确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曲曲折折、沟沟坎坎,也要敢问、想问、会问、善问,坚持用矛盾带动创新,用问题牵引发展。

  “想明白”,需要一种善抓机遇、果断抉择的敏锐眼光。机遇不仅来自外界环境,更来自于我们的头脑。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变、果断抉择、乘势而上。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富士康落户郑州、“信阳红”叫响全国,正是抓住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空前机遇。没有善抓机遇的意识,再大的机遇也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没有果断抉择的魄力,再好的时机也会稍纵即逝。

  “想明白”,需要一种审时度势、勇于变革的应变能力。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在变化中逐步产生应对策略。当前,在中原大地上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一项破解“三农”难题、消除二元桎梏的大变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这场变革,让村庄变成了社区,农民变成了市民。可见,凡事变则活,不变则板。大胆变革,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想明白”,需要一种一以贯之、重在持续的坚韧意志。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不懈探索的持续。选择“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既不是一时之念,也不是权宜之计,不可能通过“拍脑袋”、灵机一动轻松得到,而是河南这些年来长期思考、长期坚持的结果。做到“想明白”,就要始终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等战略问题持续思考,以思路的持续确保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