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一如)在西赵庄村农村文化中心的农家书屋,笔者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正给刚发放的新书分门别类,往书柜里存放。这个农家书屋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小说、历史、散文、科技、漫画、童话应有尽有。西赵庄村“农家书屋”的建成,也标志着我市已全面完成了“农家书屋”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的总体工作目标。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我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每个书屋按2万元标准配置,配备有图书1237种1490册、音像制品101种456盘、报纸6种、期刊16种及书柜、阅览桌椅、报刊架等设备。
王曲乡西赵庄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付全慧边整理边向记者介绍:“说句良心话,政府对咱老百姓真关心,专门给咱们配备了这么多书,还有音响,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帮助农民学到许多农业科学技术。以后呀,我要每天给老百姓开放。”
正当这时,一位村民急匆匆的走进农家书屋,边往书柜方向走,边问道:“有没有关于养鱼方面的书啊?”
“有,有!就在那边养殖类的书架上。”管理员边说边指向书架。
“太好了!这下真是太方便了!”拿到想要找的书后,这位村民兴奋的跟记者说:“我叫张国胜,是西赵庄村的村民。我养了两万多条鱼,平常想查找点养鱼资料还得跑到城里。现在好了,俺们村文化中心也有农家书屋了,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王曲乡南鲁村的农家书屋是我市第一批建成的,一走进这里,记者就被浓浓的读书气氛所感染。村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小小的书屋已经坐满了人。村民陈克富说:“我平时经常来来这里看书,增长了不少知识。”
据了解,为了全面完成这项工程,我市仅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就将近70万元。同时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市邮政局还积极做好图书分类上架指导、图书管理员培训上岗、各类报刊的投递发行等工作,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惠及全市农民群众的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