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马如钢
今年4月至今,“先住院,后结算”成为沁阳人议论最多的话题,农民说政府知道俺想啥,就改革啥。这是该市医改推出的惠民举措。
长期以来,住院先交钱已成为医疗行业固有服务模式,住院交钱“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其主要是防止患者“逃费”,规避损失。
这次医改,为了让群众更多受益,沁阳市在打破医院传统服务模式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推出了“先住院,后结算”创新机制。
4月1日,这项机制在沁阳市4家公立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实施后,着实给了广大农民一个惊喜,人们奔走相告,喜不自胜。
“先住院,后结算”是对参加“新农合”农民的一项诚信惠民措施,患者住院前只需签订一份《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便可不用交钱,先住院,协议书规定了双方享有“先住院,后结算”的义务和责任,如有违反,医院可按协议处罚,并有通过法律追缴欠费的权力。欠费以5000元为限,交纳后仍可续欠。这项机制只针对当地参加新农合人群。
64岁的陈铜大爷患急性肝病,到市人民医院住院,走得急没带钱,医生让他家人签订了《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便住院治疗了。他住院花费2411. 94元,出院时按“新农合”报销70%,自己付458. 63元。他这样评价“先住院,后结算”:“这办法中,简单、方便”。
9月3日,崇义镇卫生院“先住院,后结算”服务窗口排起了长队,该院原有住院床位已不够用,门诊主任冯小勇说医院准备再扩大50张床位。市卫生局副局长王玲告诉记者,“先住院,后结算”让乡镇卫生院发展有了机遇,全市12家乡镇卫生院住院率上升了45.94%。
自“先住院,后结算”实施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率迅速上升,从4月1日至7月31日,这家医院总入院患者2084人,享受“先住院,后结算”病人1238人,占入院病人总数的54. 4%,总病人入院率上升20.7%。
王召乡马铺村患者赵单单患低血糖昏迷住进市第二人民医院,花费1万多元,因家庭意外造成困难,一时不能按5000元上限缴费,经医院同意,他欠费至出院,出院时他结清了所有欠费。他说:“医院为俺农民着想,俺不能做对不起医院的事,这是诚信,是老百姓应有的品德。”
4月1日至7月31日,沁阳市4家公立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新入住患者12688人次,享受“先住院,后结算”患者8627人次,占67. 64%,费用结算率达100%,无一逃费。
沁阳市市长魏新洪这样总结,“先住院,后结算”是可行的便民措施,让医院和患者有了诚信关系。医院便民了,群众受益了,患者自觉缴费了,和谐也就产生了。社会稳定了,发展自然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