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9月14日,记者在中站区采访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沿着蜿蜒公路驱车前行,路边曾经灰尘弥漫的石料厂、采矿点不见了踪影,但见蓝天白云、青峰叠翠一片秋色满太行的美好景象。
“中站区一度是私采滥挖的重灾区,但这半年多来,区委、区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私采滥挖,整顿矿山企业,恢复生态环境,还北山之宁静,还百姓之青山。”陪同采访的中站区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安民告诉记者。
此言非虚,中站区山区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有丰富的页岩、黏土、白矸、矿石、硫磺等矿产资源,最多时这里大大小小散布着160多个采矿点、石料厂等,滥挖滥采现象严重。为加强治理,中站区迎难而上,按照市北山治理联席办公室的要求,认认真真打好“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组合拳。
“两取缔”,就是取缔非法采矿点和非法矿产品储藏(收购、加工)点。为此,中站区投资130余万元在山区矿产品主要出入口设立了矿产品检查站,聘请专门检查人员对矿产品过往进行检查,并从公安、工商、环保、交通、电力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查扣非法矿产品营运车辆、大型采矿机械,没收非法矿产品,把住了矿产品的出入关。同时,中站区以铁手腕、硬手段,坚决关闭非法矿产品储藏(收购、加工)点。截至目前,该区共取缔33处非法采矿点和51家非法矿产品加工点。
在“两取缔”工作完成之后,中站区对持证矿山的整顿工作也随即展开。该区4家持证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生产工序净化、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场区硬化、周边环境绿化标准进行整顿,目前已投资108万元修道路1.63公里,棚化方案已通过评审正在加紧施工。
如果说“取缔”和“整顿”是过程的话,那么“恢复”才是北山治理最终的目的。据悉,中站区将武钢粘土矿治理项目暂定名为衡苑矿山公园,将建成缝山公园的姊妹园,一期投资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