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今天是第六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共同行动,使狂犬病成为历史”。昨日,记者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有关问题专家,专家呼吁,全社会要共同关注和参与狂犬病防控,提醒广大市民,一旦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应在第一时间到疾病预防控制门诊及医疗机构规范处治。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长任东告诉记者。据了解,2008年以来,我市每年都有狂犬病病例发生,病例全部死亡。根据疫情监测,结合全省及周边地市疫情趋势分析,预测我市狂犬病病例还将继续出现。可喜的是,今年我市狂犬病发病有所减少,说明公众狂犬病预防知识进一步得到普及。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每年被狗、猫咬(抓)伤的超过3万人,这些人都需要及时、规范地处置伤口和注射狂犬病疫苗。
任东说,人被狗、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冲洗后用2%~3%碘伏(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并立即到当地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由医生确定暴露分级,结合既往免疫情况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免疫接种。
对Ⅱ级暴露者,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使用“2-1-1”免疫程序疫苗的在被咬伤的当天(第0天)分别在左右上臂三角肌注射一剂疫苗,此后在第七天和第二十一天分别再注射一剂。非“2-1-1”免疫程序疫苗,仍然按第0天(咬伤当天)、三、七、十四、二十八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
对于Ⅲ级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的Ⅱ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以中和伤口局部感染的狂犬病病毒,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
此外,打过狂犬病疫苗再被狗咬伤,应及早规范处理伤口,并根据第一次注射疫苗的时间确定本次的加强免疫。具体为半年内不用注射疫苗;半年至一年须加强注射2支疫苗;1年至3年须加强3支疫苗;超过3年重新注射全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