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崔红星)“今年十一黄金周,山庄接待住宿3000人次,餐饮接待量达6000人次,总营业额70万元左右。”修武县七贤山庄总经理崔小花高兴地说,“靠山吃山,这不,俺又投资5200万元建起了温泉中心,旅游这条路俺是越走越敞亮。”
和崔小花一样,傍着云台山景区成长起来的民营投资者,已逐渐成为修武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云台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是焦作市区的一家民营旅行社,2009年12月,该公司加盟云台山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云台山景区发展。从2009年7月2日起,该旅行社组织开行了北京和武汉至焦作旅游专列,截至目前已开行122趟,成为穿越南北、推介焦作旅游的“流动大使”,平均每趟专列游客消费达20万元。下一步,“百架包机游云台”活动也将启动。
在修武县构筑“大云台”、实现东西景区“双剑合璧”的大背景下,作为云台山景区通往青龙峡、峰林峡景区的必经之地,昔日经济欠发达的修武县西村乡,如今成为民间资本争相抢滩的投资主战场。
西村乡这些旅游投资项目有个共同的名片——“休闲度假”,它们主要利用云台山景区周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休闲度假项目。
早在2009年,廉保才就在通往青龙峡景区的西村乡柿园村投资兴建了穆家寨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他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拥有水上娱乐、拓展训练、三星级酒店、特色餐馆等旅游服务设施,还嫌“吃不饱”、档次低,如今又投资3亿元打造太行人家项目,直指高端旅游群体。
商场如战场,民间投资者凭着管理机制活、经营金点子多,再加上敢闯敢试,不断开拓市场,打拼出“民”字号的天地。
魏小黑是云台山脚下的岸上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建起了农家乐,他的亲戚开办了旅行社,他们一大家子“吃、住、行”一条龙服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09年,他以30多万元租赁了本村两户人家10间房的宅基地,租期为50年,投资建设运营宾馆,等合约到期后,酒店产权全部归这两家所有。第二年,他投资400多万元的田园牧歌酒店拔地而起。今年,他又投资800余万元对魏家宾馆进行重新翻盖,建起了田园牧歌酒店二期。
像魏小黑这样采取类似“BOT”建设模式的民间投资者在岸上乡还有10多家,他们分别投资500多万元建起的星级宾馆,在不增加用地、不产生拆迁纠纷的前提下,借助民间资本的推力实现了“自我升级”。全省首家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修武,很多有经济头脑的农民敏锐地捕捉到发展观光农业的商机,也纷纷推出了采摘游项目。在这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季节里,在云台山脚下的云台人家果业专业合作社,许多来自新乡、焦作的游客步入果园,体验了一回采摘带来的乐趣。
云台山景区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当地民营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也吸引了国内资本大鳄的目光,其中,最具实力的当属京能天阶和河南建业集团。2010年,京能天阶、河南建业集团分别投资双50亿元上马大型旅游综合服务项目,这是云台山景区由自然景观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破题之作。目前,两个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将来,云台山脚下将隆起一座风情小镇。游客在这里除了可体验“石头房,石头墙,炊烟袅袅农家粮”的农家乐趣外,还可享受酒吧夜生活带来的休闲安适,观赏别具云台风情的演艺节目……
云台大道穿越台创园直通云台山景区,这条黄金大道蕴含商机无限。今年8月28日,深圳麦肯特资产管理公司与修武县签约,投资15亿元建设集现代农业种植与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生态农业观光的典范。
民间资本的不断注入为修武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民间资本投入修武旅游超140亿元,预计可间接拉动其他行业投资700多亿元。如今,旅游业已直接带动修武县3万余人就业,占该县从业人员的40%以上,民营资本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目前,该县有旅行社36家、家庭饭店478家,在建、签约的民营大个头旅游项目有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