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双节期间,笔者走进中站区和美小区,被眼前的一幅幅动人景象吸引了:一盏盏路灯安装整齐,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卫生打扫有物业,健身器材村里添,出门就有超市、医务室,俺现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日前,在中站区和美小区,住进新楼房的张大姐说起话来,脸上满是自豪。
近年来,中站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推进,着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该区围绕西部工业集聚区、中心村和交通主干道,用现代城市化的标准统一规划了10个新型农村社区,并严格按规划分批实施,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8500余亩。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该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北部山区,积极推进搬迁并村工程,将小而分散的自然村迁建到交通相对发达、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搬迁群众301户;在南部平原村,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就地城市化。规划整合4个村庄的朱村街道朱村美苑社区,总投资2.2亿元,建成后可安置1860户7000多人,节约土地1230亩。该社区一期5栋16层高楼、16栋6层楼房已经建成,配备了深水井自动供水系统、太阳能热水供水系统、天然气供气系统,并规划有综合服务中心、医务室、图书室、活动室、生活超市、幼儿园等服务设施。
对城中村,积极推进城市化改造。该区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衡宇小区、东福园小区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对西部工业集聚区范围内的村,集中规划建设城市化社区,实施整村搬迁。投资2.1亿元建成了和顺小区、和美小区(一期),已安置群众9000余人;开工建设了投资5亿元的和美小区(二期),和祥小区项目正在进行规划选址工作,这两个小区建成后,可使西部工业集聚区内9个村1.6万名农民直接融入城市社区。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该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规划,坚持以有利生产、减少成本、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盟共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医疗,对全区农村卫生室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实现村级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全覆盖;统筹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健全完善了城乡一体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通过抓好水、电、路、气、垃圾处理、文、教、体、卫、商10个方面的提升,加快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吸引村民入住社区。
该区坚持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仅仅是盖新房,更要考虑统筹产业发展,为农民就业致富创造条件。该区依托西部工业集聚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促进周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仅今年上半年,就吸纳了500余人到企业就业;发展了6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山区旅游开发,引导周边群众开办农家宾馆、发展农家乐,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涉农居民已占到农户总数的70%以上。
(朱晓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