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既是对全党发出的政治告诫,也为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强化使命,立足本职,创新举措,努力以防范“四个危险”的实际成效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导向引导、考评促进,激发干部“想干事”的热情,着力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
防止精神懈怠,根本在激发动力,关键在用人导向。我们本着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原则,采取会议推荐、谈话推荐、单位党组织三次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现场演讲,县级干部、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素质能力测评;县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对拟提拔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坚持召开县委全委会进行票决的“三推一测一考一票决”程序,在重大中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以及受到国家和省部级表彰的单位中,选拔重用43名优秀干部,以科学的识人机制、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出鼓励干事、支持干事的良好氛围,坚定了干部有为有位的信心,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念。同时,注重在抓考评中凝聚思想、提升“想干事”的动力,建立重点工作考评体系,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作为主要考评指标,采取“对口考评、集中汇总、统一公布”方式,对各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月一考评、一年一综合评比,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中形成了凝心聚力抓落实、比学赶超争先进的生动局面。
二、专家辅导、实践锻炼,增强干部“会干事”的本领,着力防止能力不足的危险。
能力来源学习和实践。我们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结合上级重大部署,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精选主题,面向全国知名高校、专业培训机构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每月举办一期“木栾讲坛”,为全县干部集中解析前沿高层理论、国内外重大形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实现了武陟与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零距离”对接,使广大干部“足不出县”就能学到高端知识。去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旅游产业策划”、“招商引资实务操作”等主题讲座14期,培训干部12300余人次,促进了干部思想解放和能力提升。同时,我们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先后分两批选派26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小分队,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资本活跃地区开展招商、谋职锻炼;连续两年从县直部门选派60名优秀干部进驻农村开展互联共建,帮助加强党建、发展经济、解决难题;建立了优秀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选派10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联系企业,帮助协调关系、创优环境,实现了培养干部与促进发展的双赢。
三、搭建平台、长效管理,提高干部“惠民事”的觉悟,着力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
围绕构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在全县干部中开展了以“访民事、送温暖、惠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为内容的“情暖农家”活动,每名干部联系5户不同类型农户,围绕“进村入户访农事、狠抓党建打基础、宣传政策正民风、服务民生促和谐、解决问题保稳定、服务中心抓发展”六大任务,紧扣农时民需和全县重大中心、党建重点工作,一月一个主题,一月组织一次集中下访,为群众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指导村级班子制订发展规划、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公益事业。为确保活动实效化、长效化,我们建立了帮扶公开承诺、定期汇报、督察通报、效果评判等制度,每月对每个干部下访情况进行一次统计通报,每半年对联户干部的帮扶效果进行一次考评排位,年终把帮扶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保证了干部真帮实扶、活动常抓不懈。全县共有900名干部与4500户群众结成对子,共为群众捐赠现金16万元、衣物3300余件、米面油6万余公斤、化肥农资550吨,帮助农村清理垃圾7510立方米、整修道路15.3千米、改造线路14.5千米、新打机井386眼、协调贷款850万元、发展温室大棚120座,实现了工作在一线推进、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
四、着眼教育、突出防范,建立干部“不出事”的长效机制,努力防止消极腐败的危险。
防止消极腐败,建立惩防并重机制是保障。我们紧密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坚持“以德为先、以廉为准”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在西滑封建立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基地、在县检察院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每逢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及干部调整时机,组织党员干部现场参观,强化正面引导,加强警示教育,使其“不愿腐”;实行农村资金、资源、资产“三资”代理服务制,建立县直部门重要事项决策、重要岗位用人、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开支“三重一大”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堵塞漏洞,使其“不能腐”;与纪检部门结合,每月组织党员代表、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干部依法办事、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一次评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严肃查究,对有违纪苗头的干部实施重点监控,以严明的纪律、刚性的管理,使其“不敢腐”。
(作者系武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