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今日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思路新 方法活 力度大 效果好”
全力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攻坚战
沁阳医改:试点先行 稳步推进
“警钟长鸣,一刻也不敢马虎”
图片新闻
广东揭阳客商考察我市投资环境
神农山喜迎八方客
美丽的袁屯,我的家
我市召开秸秆禁烧工作
紧急会议
我市开展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迎十八大——我看这十年》征文稿件
美丽的袁屯,我的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进入袁屯新社区,走在笔直的柏油路上,看着眼前一排排花园式的别墅,你很难相信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村。这里就是我的家。村民只需交纳四万元就可以入住新房,村委会为每户免费配发一个太阳能,天然气入户,配套设施超市、医院、公园、老年公寓一应俱全。大面积的绿化带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两条十五米宽的大路南连南环路,北接工业路,仿佛两条美丽的丝带飘在新袁屯的村中,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晚上,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得大街如同白日:老人们下棋;年青人打羽毛球;孩子们嬉戏……

  村民人人有事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彩印厂、华泰印业、压力容器厂……在村口一字排开,亲朋好友都知道袁屯村口的工厂大量招工——要知道十年前我结婚的时候,亲戚朋友知道袁屯村的可是少之又少。

  如今袁屯已成为周边县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头雁,在秦东红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为让袁屯村妇女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今年“三八”妇女节,村委出资组织全村20—50岁妇女外出参观、旅游,吸取了刘庄、裴寨这两个新型农村社区的经验,游览了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们发放新书包;“九九”重阳节村委邀请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欢聚一堂会餐,并发放200元钱以及羊毛衫、电热毯等,另外老人们每月还能领到20元养老金……为村民办的好事举不胜举。尤其是为让村民安心上班,村委出资开设补习班,聘请专业教师上课。孩子学习有老师辅导,这样,既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使孩子成绩步步提升,使得新型农村社区更加和谐。

  现在,来我村参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旅行团络绎不绝,参观者都连连夸赞:这哪是农村呀,比城市还美!省长郭庚茂来村视察工作,指出要努力建设“袁屯村式”的新社区,让农村城镇化,农民过上好日子。村民们笑在脸上,喜在心里。这在十年前谁会想到咱农民也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记得十年前,这里还是袁屯村、藕庵村、小李庄村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村子里是土房、平房以及散落的几座楼房,闲置院落穿插其中,布局不合理,道路不畅通,连个小商店也没有,村民急需个日常用品还得骑车到几里外的地方去买。农忙时,人们种田;农闲时,女人们在家看孩子、做饭、要不搓会儿麻将。男人们呢?就外出打点零工,挣点小钱,过着“吃饱穿暖,只说眼前”的日子。

  2005年的春天是袁屯人的春天,村民一致推选有超前意识的秦东红为带头人。秦书记不负全村父老重托,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开发、绿色环保、适宜人居”的现代理念进行开发建设,合并了三个自然村,建成了袁屯新社区,将节约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七家企业先后落户袁屯。大胆实施土地流转,使村民从农田中解放出来一心抓经济,农民腰包鼓起来了,由十年前的“吃饱穿暖,只说眼前”变成了“吃好穿好,放眼未来”!全村村民在秦书记的带领下思想观念逐步转变。现如今村民文化素质提高了,人人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我们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的好书记,让大家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现在我们袁屯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坚信:袁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张春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