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石曙光)在柏香镇期城村,惠民农机合作社的2台免耕播种机正在紧张作业,该村今年全部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村民牛红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家6亩小麦全部用免耕播种技术,从播种、施肥一遍完成,浇地次数也减少了,节省了不少钱,小麦还比原先增产了。现在我们全村都采用了这项技术。”目前,我市已建立7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今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已突破8万亩,再创历史新高。
为扎实有效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市农机局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做好宣传培训,搞好示范,大力推广保护性作业机械。同时加大奖励力度,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市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