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9日晚上,华灯初上,在马村区马村街道丽园社区的院内,居民们正伴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幸福和快乐洋溢在人们的脸上。这是该街道全力打造和谐城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街道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强力实施“工业强办、三产富办、和谐兴办”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功能,着力优化环境,全力打造和谐城区。
立足发展优势,扩充经济总量。该街道抓住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街道区位和信息优势,着力加大对房地产、商业、餐饮等项目的引进力度,努力营造以商招商、以商养商的良好局面,今年年初以来共引进各类项目7个,总投资达23.3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对于引进的企业,该街道注重抓好项目管理服务,通过发放企地联系服务卡,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和班子成员走访企业制度,加强企地沟通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推动企业发展。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投资回报率高的工业项目,该街道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目前市合众纺织公司已完成1500万元的技术改造,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美化城市形象,提升生活品质。该街道规划建设精品小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集聚人气。在市解放路东段和文昌路两侧规划建设了东方嘉园、东方明珠、尚水阳光等精品小区,中心城区初具规模;加强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公路网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中心城区通达能力。目前,该街道共建成城区道路16条,道路总长度达40公里,城区街灯总量1000多盏;城市道路、排水设施完好率达90%,城区街灯亮灯率达100%。同时,该街道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区为载体,建设广场绿地、游园绿地、公园共20多个,城区初步形成了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为景点的具有马村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真诚服务群众。该街道强化平台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以“打造一个平台、强化四项抓手、争创一项目标”的工作定位,建成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下设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和社会治安防控中心,基本实现“办公一体化、流程便捷化、服务全程化、环境温馨化”。同时,该街道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另外,该街道以原有建制楼院为依托,按楼栋每200户划分为一个网格,辖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内,同时设置1名网格管理员和2名协管员,实现“服务进家庭”,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组织。
“今后,我们将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打造南水北调沿河景观带和休闲餐饮一条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葛建忠如是说。
(陈献军 陈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