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8日,马村区实验学校校长陈海琴像往常一样打开校长信箱,收取里面的信件。这些信件并不是来自远方的亲朋好友,而是出自本学校的教师之手。
“陈校长,上次所做的观摩课,你提的几点建议和意见,我仔细的品味后,领会到了其中的道理……”一位青年教师在信中和陈校长交流课堂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仔细看过信件后,陈海琴开始对教师们谈论的话题逐一进行回复。
通过书信往来这种方式和教师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该校已经实行了5年。
据陈海琴介绍,采取书信进行交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和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教师们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交流的话题很宽泛,大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食品安全,小至作业批改、行为规范、家庭琐事,全都在交流的范围。信件的表达方式有互相探讨、献计献策,也有赞扬、鼓励和婉转的批评。
书信式交流有效推动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侯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