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近日,记者在温县武德镇大善台村世斌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看到,几台山药种植收获机正在抢收山药,几名工人跟在收获机后忙着将挖出来的山药进行分拣。
在种植基地旁,摆放着大量新型“温县铁棍山药”包装盒,几名工人正准备将刚挖出来的山药装箱,并贴上新型防伪标志。
“现在,我们合作社都用山药种植收获机收山药,效率比以前高多了,一台机器一天能收近10亩山药,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该合作社社员岳明生告诉记者。
“那边放那么多包装箱,是把山药挖出来后直接包装吗?”记者问。
“现在市场上假冒的温县铁棍山药太多,为了保护种植户的利益,县里专门注册了商标,制作了防伪标志,当地的山药一挖出来就直接进行防伪包装,防止外地山药冒充。”该合作社社员李平接过话茬儿,“去年,就是受外地山药的冲击,俺的山药才卖到3块钱一斤,一年下来的收入刚够成本。”
“看,山药装进箱子里,防伪标志一贴,外地山药就没那么容易冒充了。”该合作社理事长岳明理指着正在进行防伪包装的山药说,“没注册商标前,外地山药随便印个温县铁棍山药的箱子,装上山药就冒充温县的铁棍山药卖,温县铁棍山药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商标注册以后,外地山药再冒充温县铁棍山药就不容易了,山药的价格就平稳了,种植户和合作社的利益就可得到有效保护。”
武德镇副镇长张慧霞告诉记者,去年,外地山药对温县铁棍山药市场的冲击很大,种植户们一年下来挣不到钱,大家都很着急。今年温县铁棍山药商标成功注册后,消费者就可以买到正宗的温县铁棍山药了。今年,全镇种植的2000亩山药能保持每公斤16元到18元的价格,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保护了山药种植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