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焦城际铁路
路内征迁协调会召开
大学生牛小涛“两变一不变”成为优秀“村官”
强化规划管理 提升城市品位
泥泞路变成“民心路”
图片新闻
学员练车紧 抢搭末班车
武陟县采纳政协委员建议
农村高中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图片新闻
“三级联动”构筑民情民意连心桥
解放区201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田野褪去书生气 服务乡亲情满盐东村
大学生牛小涛“两变一不变”成为优秀“村官”

作者:郭剑 通讯员李怀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郭剑 通讯员李怀敏)10月11日,当记者在位于黄河滩区的温县盐东村见到牛小涛时,他正同几名村干部一道为秸秆禁烧而忙碌。牛小涛是焦作市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先后担任过温县祥云镇盐东村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任盐东村党支部副书记。回首当村干部这5年,牛小涛用“两变一不变”来概括:形象变了,皮肤晒黑了,忙起来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群众说他更像农民了;性格变了,解决邻里纠纷,原来的急性子变成了没脾气,群众说他学会婆婆妈妈了;不变的是大学生的灵气,眼界宽、脑子活、点子多,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牛小涛2004年从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2007年,他作为我市首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来到盐东村担任村委助理。“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到村里报到后,牛小涛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他当过联防队员,和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巡逻到深夜;当过消防员,为了秸秆禁烧而在田间地头严防死守;当过防汛突击队员,每逢汛期都带领基层民兵奋战在抗洪一线;当过防疫队员,前往一家家养猪场验猪尿,检查是否存在违法使用“瘦肉精”现象……有村民与他开玩笑说:“小涛,看你这胡子拉碴的样,真像个农民了。”

  “我过去是个急脾气,话不投机就上火。来村里做群众工作,我不能发火了,发火也不解决问题。我学会了耐心,耐心听群众诉说,耐心向群众解释,耐心解决矛盾。”牛小涛说。在2008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牛小涛被选为盐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村办钢管厂问题。多年来,由于经营不善,村办钢管厂一直处于破产状态,村民多次上访要求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局面,牛小涛和村两委会决定加大透明度,邀请6名村民代表参与村办钢管厂善后全过程。经过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牛小涛和村两委会合理处置了原有资产,把厂房租赁出去。如今,租赁出去的厂房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还解决了村里30多个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过去,盐东村群众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普遍不太富裕。牛小涛深知,要想发展经济,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就必须从改善种植结构入手。2011年,通过调查,牛小涛决定把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作为主攻方向。他通过组织群众收看科教片、给群众发放农技书籍、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向群众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牛小涛带领村干部每人出资5万元,兴建了15座蔬菜大棚。结果,村干部兴建的蔬菜大棚均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赢利。这一下,群众服气了。牛小涛又把自己的蔬菜大棚低价承包给种植户,还免费上门传授种植技术,确保每个大棚年纯收入达5000元。捏着自己渐渐鼓起来的腰包,村民都夸牛小涛脑子活、点子多,不愧是个大学生。

  当大学生村干部5年,牛小涛接了地气、少了帅气、没了脾气,却攒足了干事创业、服务乡亲的精气神,也赢得了组织上的认可,先后被温县有关部门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十佳优秀基层干部、先进文化工作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