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2010年粮食高产创造3项全国纪录,2011年夏粮生产又创2项全国纪录,2012年秋粮生产再创2项全国纪录。
“今年的玉米不仅籽粒饱满,而且色泽也好。从装包数量上看,比去年多了两包,增产100公斤没问题。”10月9日,正在收晒玉米的修武县郇封镇焦庄村村民焦社成高兴得合不拢嘴。
焦社成家粮食增产增收,仅是该县23万农民粮食生产丰收的一个缩影。
2012年秋季,广袤的修武大地将浸透智慧和汗水的种子催生出累累硕果,实现了又一个金色的梦想。秋收期间,据市农业局专家验收组测产,该县秋粮总产、单产再创新高:秋粮总产达13.42万吨,较上年增加0.45万吨;玉米平均亩产达596公斤,较上年增产20公斤。郇封镇整体推进的7.1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758公斤,王李张屯万亩示范片玉米单产达863公斤,创造了2项国家纪录。
至此,该县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连续3年创下了7项国家粮食高产纪录。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块地,该县粮食生产为啥既能实现连年增产又能连续创下国家纪录,其背后有哪些秘诀?
“关键是政策好、人勤奋,科技来支撑。”该县农业局局长杨发谊一语中的。
事实的确如此。2012年,该县已落实农资综合补贴面积29.4万亩,每亩补贴96.8元,共补贴资金2847万元。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对提升农民种粮投入积极性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该县今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39万亩、21.5万亩,成为历年来该县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之最。
采访中,王李张屯种粮大户孙小丑告诉笔者,以前靠经验种地,现在是用科技种地。他说:“过去一遇到病虫害就头痛,不知道如何应对;现在农业专家下乡来,就把问题解决了。”
为确保今年秋粮丰产丰收,该县以科技为支撑,突出抓好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示范带动全县秋粮大面积增产。为此,该县规划建立了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个、千亩示范方6个、高产攻关点36个,实行每个示范片带动1000个高产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20个农户,再把应用玉米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推广辐射到全县5万个种粮户中,确保秋粮全面平衡增产。
“从选种、犁地、施肥、播种到病虫害防治,啥时候该干啥都有人管,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全程上门指导服务。”10月10日,刚播种完小麦的周庄乡李村高产示范户张小新高兴地说。
张小新说的“啥时候该干啥都有人管”,就是该县推行的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播、统一化控、统一病虫害防治模式,用精细化的科技服务来保障农民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高的效益。
为彻底消除农业实用技术到不了田间地头的棚架,打通农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该县狠抓关键环节高产技术措施落实,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与高标准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捆绑实施,统筹运作、整体推进、优势互补,激发示范方农户参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了解,仅今年该县就投入项目资金近500万元,对全县玉米高产示范方和超高产攻关点有关示范户免费供应价值20万元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并先后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农民4.5万人次,发放秋田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宣传资料5万份,确保了田间管理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辛文珂 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