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实习生 刘 薇
每天清晨,在广场上、公园里、河道边,总少不了晨练的人们。他们在红花绿树之间,伴着轻快的音乐,耍耍太极棍、打打太极扇,再练两趟太极拳,有的人还喜欢甩甩鞭子、踢踢毽子,愉悦地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谈及眼前的城市美景,昨日在市月季公园里晨练的张桂欣老人感慨地说:“焦作这几年变化实在太大了——道路美了,房子美了,环境美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越来越美啦!我要把身体给锻炼好,好好享受这幸福的晚年生活!”
美,已成了老百姓对这座城市的普遍评价。
高起点规划,科学发展绘蓝图
“前面就是龙源湖大转盘了,你们看,那是电视塔!”在市规划展览馆里,王先生骑着VR自驾游虚拟体验区的单车,兴奋地指着显示屏向家人喊道。王先生对记者说:“这些设备太先进、太有趣了,如此模拟穿梭在焦作新老城区,欣赏城市建设,感受绿色环保,还能体验单车自驾的快乐!”
位于市展览中心的规划展览馆如今已成为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好去处。整个展厅以空间和时间作为两条参观轴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的展示手法相结合,展示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展现焦作的生机、活力以及太极故里的独特魅力。参观者不仅在这里可以了解焦作的发展历史、城市建设、规划成果,还可以了解规划内容,为城市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外地客商可以用这里独特的外屏触摸式招商平台,了解焦作招商引资政策,参与焦作的投资建设。展览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份正式开馆以来,展览馆已累计接待近万名参观者,其中有93个团队。
规划引领城市方向,规划构筑美好未来。从1956年我市建市至今,焦作进行了4次城市总体规划,其中2008年至2020年总体规划历经多次修编,最终将焦作城市性质定位为新型工业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焦作,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将着力打造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
新型城市必须要有高标准规划。2010年,我市采用国际征集形式,通过公众媒体向全球发布焦作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征集信息,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水准地编制焦作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并邀请著名规划专家和学者参与规划评审。作为方案胜出方,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开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耀武说,由“绿色主题”升级的“五彩焦作”,将象征着焦作从功能单一的资源依赖型城市走向功能复合多元发展的新焦作,成为一座绽放缤纷光芒的五彩之城。所谓“五彩”,“五”代表着焦作新区未来重要发展的五大方面:空间、产业、功能、环境及文化;“彩”寓意在于焦作新区以复合型城市为理念在城市意象中的升华,同时象征着不同功能的色彩组团。而整体的“五彩焦作”则指未来空间有机、产业发达、功能复合、环境生态、文化繁荣的以焦作新区为代表的新焦作。
城市水系工程、郑焦城际铁路工程正加紧建设,大沙河绿带缠腰,南水北调穿城而过,玉泉湖、碧莲湖、紫薇湖等10余个湿地公园锦上添花,一座“五彩之城”令焦作市民万分期待。
高标准建设,春风化雨惠民生
民生大如天。城市建设既是关乎全市发展大局的基础工作,更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其终极目标是让群众受益,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事实充分证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是我市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回眸刚刚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在安排城市建设项目中,我市不再简单地追求基础设施表面投入,一味去盖高楼、修宽路、建大桥,而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2007年至2011年,我市在公用事业设施固定资产方面累计投资27.3亿元,成为我市基础设施投资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市公用事业历史上投入最多、项目最广泛、发展最迅速、民生最肯定的时期。
——中心城区路桥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人民路延伸、迎宾路拓宽改造、丰收路拓宽改造、龙源路、映湖路、中原路等重点工程,集中整治和维修改造了民主路、建设路、山阳路、解放路、工业路等中心城区主要道路。
——中心城区城市排水设施完成投资3.2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第二污水处理厂、万方污水处理厂、中站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站、龙源路截污干管以及其他道路附属排水设施等工程,我市污水收集能力、处理能力大大增强。
——城市供水能力持续增长。中心城区供水设施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新建管网工程和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城市供水能力达到55.10万立方米/日(含自备井),建成区用水普及率为99.5%。
——城市燃气普及率显著提高。中心城区城市燃气完成投资2.8亿元,开工建设了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连续实施老城区天然气管网改造项目,改善了中心城区能源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减少了环境污染。2011年,中心城区供气总量为天然气及混合气1.2亿立方米,建成区用气普及率为90.9%。
——城市集中供热能力及面积不断增加。中心城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先后4年被列入政府十件实事,供热主管网完成投资6015万元,建设了普济路、山阳路等路段的供热干管。2011年年底,供热面积达780万平方米,管网总长度为60公里。
——涉及长远发展的重大城建项目陆续开工。投资99.7亿元开工建设了郑焦城际铁路;投资22亿元的南水北调城区段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陆续开工;开工建设了人民路东西向延伸工程,进一步拉近了博爱、修武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投资8600多万元,对纵贯城区的瓮涧河、群英河、普济河进行了美化治理,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累计投资2.5亿元,对建设西路、解放路、人民路中段等城区道路和路灯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透过这些建设成果不难看出,民生为先、问计于民是焦作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我市在确定城市建设投资计划时,干什么、怎么干,都要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工业路等道路的大修、城区危桥改造、焦作百货大楼过街天桥建设、解放路和人民路人行道整修等一批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都是市住建局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后实施的结果。
为了让困难群众住上好房子、住得舒适,共享城市发展成果,2010年,我市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决定利用3年时间对主城区城市和工矿棚户区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改造,使1.8855万户困难群体告别老房子。与此同时,作为我市“十二五”最重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之一,98446套保障性住房将大量地注入我市住房市场,低收入群体中的3.4万户、10余万人的“安居梦”将变成现实。
人性化管理,打造山水宜居城
路净了、街美了、占道经营少了、违规广告拆除了、绿化带里的叶子更绿了……今年3月份以来,市人民路、解放路、塔南路、迎宾路上不断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在这四条精品路的示范下,其他路段也被管理得越来越整洁卫生,市民对城市管理满意度不断提高。
这是一场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战役式整治,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扬尘污染、交通秩序等方面全部纳入了整治范围之中,数百人集中清理,不间断地进行路面巡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单说户外广告这块硬骨头,我市在这次整治中共拆除大型落地广告24块、落地灯箱173块、楼体墙体喷绘广告688块,清理墙体喷涂广告82处、灯杆广告933个、隔离带栏杆广告1200米。四城区及新区共拆除陈旧门头招牌70个,整改门头招牌132个,清理橱窗广告564个,清理非法喷涂张贴小广告3000余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塔南路与工业路交叉口存在多年的垃圾被清除了,街头破旧不堪的IC卡电话全部更新,货运车辆抛撒闯禁受到了严查重处……随着各项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了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由粗放到精细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进一步改观,城市秩序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也进一步提升。
除了精品路创建,今年焦作还有一项重点工程不能不提,那就是北山治理。今年3月9日,我市拉开了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治理的序幕。截至7月15日,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取缔非法采矿点、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点的“两取缔”工作已全面完成,涉矿的7个县市区共取缔非法采矿点248个,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710处。北山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宁静。焦作要以实际行动还北山青山绿水,还百姓宜居生态,打造南太行绿色屏障,打造焦作生态优美的后花园。
城区河道的巨大变化也是近年来市民关注的焦点。人们还记得河道治理前的情景,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我市城区河道内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一些沿河企业的排污管道发生堵塞,致使污水直接排放到河床内,造成环境污染。
2007年,焦作市城区河道管理处正式成立。从此之后,瓮涧河、群英河、普济河以及龙源路景观河成了“有娘孩儿”:市民每天都能看到身着印有“河道维护”字样背心的工作人员在河道内外忙碌着。夏天,他们下水清垃圾,施洒灭蚊药;冬天,他们下水破冰,防止儿童滑冰溺水。河道内注入了清水,河道两岸栽植了白蜡、垂柳、沙兰杨、枫杨等景观树。瓮涧河这条原来只有泄洪功能的河沟,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房子好了、暖气通了……“小家”的舒适牵动人心,而更大范围内,出行能否更加便捷、环境能否更加优美……焦作正用点点滴滴的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城市建设精品,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美好家园,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