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8日,解放区举行“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开通暨高龄老人敬老补贴发放仪式。仪式上,该区对8家社会养老机构发放“以奖代补”资金,还为10位享受高龄补贴老人代表发放敬老补贴,为10位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代表发放手机,并开通“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区委书记郑秋红在仪式上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原永宏等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会议,区委副书记郭全成主持仪式,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富山出席仪式并致辞。
郑秋红在讲话中指出,今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我省第二十三个老人节。尊重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解放区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为民,强化政府主导,做到“四个加强”,创新“五种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新路子,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2008年,省民政厅命名解放区为“河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2010年,民政部确定该区为首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现在,该区又开通了“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成为我市首家开通为老服务热线的城区。
郑秋红在讲话中指出,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破解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老人空巢化带来的养老服务新课题。一是坚持党政主导。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老龄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在率先实施社会养老机构补贴、高龄老人养老代币卡的基础上,今年将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每年新增财政支出将近400万元;作为今年的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投资40万元整合原有的5种养老模式,在全市率先建立“12349”养老服务公益热线,打造现代化、信息化的养老服务平台,使为老服务工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动员社会参与。广泛整合团委、妇联、工会以及社区民间组织资源,大力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相继实施了“情暖夕阳”、“银龄关爱”、“爱心连线”、“青春辉映”等一些列志愿为老工程。在“敬老月”里,区志愿者协会要组织开展“金婚庆典”、“百老寿宴”等一系列“六敬爱老”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地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三是确保老人受益。为老服务工作要立足于各个社区的主阵地,把服务送到社区、送到网格、送到家庭,使辖区3.6万名老人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享受到不同方式的为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社会各界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解放区的舒适、温馨、和谐。(李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