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毋冬冬
“十月秋风起,江滩芦荻飞。”与芦苇同科、相似的芦荻都是如诗中所言与江河湖海为伴,干旱少雨的深山又怎会出现大片芦荻?确实有。这大片的芦荻就在被称为“北部后花园”的中站。
10月21日上午,记者一行在中站区许河村沿着焦青公路盘山北上,然后经由北业村向左折下去,深入一个落差数百米的大峡谷,将进入峰林峡关口之际向左前行大约两公里,穿越一线天,进入开阔的峡谷,爬上一个隶属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行政村的自然村——葫芦寺。葫芦寺位于一个山坡上,翻越该村东边的山峰就是一个南高北低的幽谷,站在高处放眼眺望,但见大片白色的芦荻花迎风猎猎,大约有近百亩之多。秋季正是观赏芦荻的最佳时节,芦荻在山区层层梯田中错落有致,与远山的红叶和犬牙交错的山峰形成一幅水墨画卷,让人流连忘返。龙翔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战营告诉记者,这里的峡谷处于山的背阴处,过去曾有山泉流淌,加之自然形成的梯田由于雨水无处排放而形成天然的沼泽地,使得这里气候湿润,水气萦绕,符合芦荻生长所需,天然形成。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