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扎实开展建设年活动
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晚霞灿灿傲霜天
莫道夕阳晚
全市法院开展“豫法阳光”微博集中接访活动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该怎么办?
法官们的幸福观
贴大字报催要借款
侵害名誉被判道歉
七旬老人无钱治病
法官调解子女付费
代找工作久无结果
被判归还“好处”费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霞灿灿傲霜天
——记温县法院的老法官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张世伟

  在温县法院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然头发花白,已经离休或退休,但是他们仍然奋斗在审判岗位上。因为他们,我们有了依靠;因为他们,我们知道了人老是块宝。

  站好最后一班岗

  面对繁重的办案压力,温县法院的老法官们不畏困难,披肝沥胆。刑庭审判员樊国营曾担任过多年庭长,但他从干部岗位上退了以后,考虑到法院案件多,主动到一线办案,办案数量及质量不逊于年轻干警,年年被法院评为先进个人。

  少年审判庭审判员郑明芳今年57岁,年轻时曾在条件艰苦的西藏、新疆边防哨所服役多年,在审判工作中他凭借执着,化解了一件件疑难案件。该院少年审判庭成立后,他开始从事未成年案件审理工作,通过耐心调解、说法讲理,使36名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痛改前非。

  赵堡法庭审判员郭振永今年就要退休了,他曾经担任过温县法院政工科科长。前两年,因为基层法庭人少案多,他就主动请缨到偏远的赵堡法庭担任一名普通的审判员。在法庭,他总是第一时间上班,工作中勇挑重担,除了开庭、调解案件,他还主动当起法庭的“厨师”,目的就是让法官能够安心办案。

  “我是一名老党员,国家给我发着工资,咱现在身体还硬朗,还没退休,怎能偷懒回家吃现成饭呢!”在有人劝他早点回家安度晚年时,郭振永总是这样回答。

  化解纠纷的前锋

  “退休了,我们老同志总是想用自己积攒了一生的法律经验,再为法院、为社会做些事。”担任温县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的李忠义和任扬义两位老法官说出了所有退休法官的心里话。

  任扬义原是该院民一庭的法官,在民一庭工作期间,他善于做调解工作,每年结案都在100件以上;李忠义曾是一名军转干部,从事民商事审判多年,对审判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如今,他们退休后又被返聘到法院担任诉前义务调解员,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当事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调解诉前纠纷。

  “我们结合原来在审判岗位上积累的办案经验,许多案件稍做调解就解决了,尤其是解决一些兄弟间财产纠纷、父子间的赡养纠纷,还有一些拖欠工人工资的纠纷,更难不倒我们。”李忠义谈起自己的调解优势,无比自豪。

  “因为有这些老法官在立案庭前坐镇,登记在案的纠纷已经化解了近200件,他们为法院排解了巨大诉讼压力。”温县法院院长朱战利对两位老法官啧啧称赞。

  案件质量把关人

  作为全国优秀法院,温县法院始终将案件质量、卷宗质量作为审判事业发展的灵魂。2010年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成立后,因为案件评查、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等工作繁杂,人手有限。该院原副院长韩太旭,老庭长宋好录、樊国营三位退休法官先后被返聘到院里,成立评卷室。

  从事评卷工作以来,三位老法官像退休前在业务岗位上一样,逐案逐页评查卷宗,对一些法律文书逐行逐字查阅,从中发现疑点。两年来,他们共评查卷宗6000余件。

  韩太旭从院领导变成一名普通的卷宗评查员,整天面对着“青灯黄卷”,枯燥而单调,却没有一丝懈怠和怨言,而且他还总结出了 “分类管理、合议请教、共同商改、评学相长”的十六字评卷方法。根据自己以前从事的不同岗位,老法官对全院所有案卷进行分工、分类评查;对卷宗较大瑕疵的疑点进行认真合议;对拿不准的疑点,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虚心请教办案的年轻同志,准确找出案卷问题;对有问题的案卷,老法官们给青年干警指出来,有利于问题整改。

  提起今后的打算,三位老法官满怀信心地说,他们将尽最大努力把好关,争取使每起案件都能成为“铁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