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4下一版
更好服务农村青年成长成才
稳增长 促转型 保态势 重民生
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创新管理 扮靓城区
何平感言
焦作海关开关在即
焦裕禄精神激励我们务实前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裕禄精神激励我们务实前行
□王新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兰考,因焦裕禄而闻名。这几天,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热播,更在兰考人心中掀起了波澜。

  半个世纪前,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同志,以“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豪迈气概,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斗争,向贫穷落后宣战。

  虽然仅在兰考工作475天,他却把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典范,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48年来,在焦裕禄这面精神旗帜下,历届兰考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全县人民一步步改变着兰考的面貌。

  治“三害”、刨穷根,今天,兰考已旧貌换新颜——风沙盐碱变成了万顷良田,不毛之地变成了产粮大县,焦书记希望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心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兰考的变化来之不易。但是近比开封,远比全省、全国,我们说不上先进,甚至仍远远落后于很多兄弟县市。外出招商,发现一些人对兰考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担忧兰考条件恶劣,不敢贸然投资。

  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什么我们拥有焦裕禄精神这个“法宝”,前进步伐却没人家快?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我们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发展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兰考讲经济、讲形势、讲转型、讲调整;讲弘扬焦裕禄精神,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讲转变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兰考干部思想受到深深触动——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怎么应对“四大考验”、规避“四种危险”?面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机遇,怎样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全县人民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走到先进的行列中?

  我们毫不留情地给自己“挑刺”:求稳怕错、墨守成规,思想不够解放,加快发展的自觉性不足;觉得兰考能取得现有的成绩已属不易,缺乏争先进、当一流的志向,拼劲不够;想突破、想超越,却站位低、眼界窄、思路狭,能力不强。

  转变领导方式向哪里转?就是向“求实”上转,向“为民”上转,像焦裕禄那样刨穷根、解民忧、帮民富。

  当年,焦裕禄“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调查研究,找到了治理“三害”的良策,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奋力拼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天,担起转型发展的重任、应对千帆竞发的挑战,兰考更要高举起焦裕禄精神这面旗帜,续写精神变物质的传奇。

  实现精神变物质,就要科学求实、创新思路,扬长补短、稳中求快,走出一条符合兰考实际的科学发展的路子;

  实现精神变物质,就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大干快干实干苦干拼命干,用奋斗缩短发展差距;

  实现精神变物质,就要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像焦裕禄那样,把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责任看得比天大,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兰考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怎么后发先至?

  从兰考到郑州机场仅有一小时车程,抓住郑汴新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瞄准国际前沿、瞅准高新技术兴产业、上项目。

  不怕基础薄弱,就怕扑不下身。书记、县长亲自带队,一起推介兰考,一道和投资者商谈,县领导班子四面出击、八方联络,选商引智。先后五下福建、六赴宁波、七进北京,用诚意赢得信任、招揽项目。

  我们先后四次修改兰考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一批批高科技项目相继落户兰考,目前已形成服装产业集群、吊装机械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电子新能源产业集群。

  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1.7亿元,其中亿元项目22个;今年1~9月,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4.1亿元,其中亿元项目36个。兰考,正向着新型工业化大步迈进。

  当年,焦裕禄善于抓样板、发动群众。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科学运作的方法,抓典型带整体,抓具体求突破,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

  发挥种业技术优势,建成2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6万吨,连续八年创历史新高;以南马庄农业合作社为样板,发展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28种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高效农业让农民腰包日益鼓起来。

  “焦桐”蔚然成林,一个有着500多家相关企业、产值100多亿元、解决4万多人就业的“泡桐经济产业链”正在形成;113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6万多个工作岗位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门口就业的幸福。

  当年,焦裕禄拼命大干的原动力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我们叫响“学习焦裕禄、为民多造福”。

  开展“焦裕禄式好公仆”评选,选派千名干部下基层,到群众中去大调研、大走访,问民需、办实事。

  借助工业化实力增强的“家底”,近几年我们投入10多亿元用于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兰考路宽了,楼高了,游园多了,图书馆盖了,体育馆有了,城靓了,县城城区面积和人口三年扩大了近一倍。

  兰考火车站,一座普通的县城车站,见证了兰考人民为了生存的几次进进出出:

  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逃荒的群众直流泪;

  上世纪90年代,知道了外出打工也能挣钱,兰考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

  近几年,随着企业快速发展,想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

  当年,焦书记的心愿是治穷;今天,我们的目标是致富。

  全县人民正生动地诠释着“精神如何变物质”。

  2011年,兰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16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63.5亿元,增幅居全省10个直管县第一位。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正在这片11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更新更美的务实发展时代画卷。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作出充分肯定:“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焦陵前,焦桐下,我们郑重承诺:只能干好,不能落后,永不懈怠!

  (作者系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 河南日报编辑宋华茹、王华岗)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