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卢丹丹 崔 萍
今年年初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紧紧围绕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将交通运输项目建设作为全局的重中之重来抓,搞好科学规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千方百计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当好先行。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8913万元,占年计划19亿元的83.6%。
坚持“畅通出口、内外融合、对接周边、强化辐射”的原则,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至目前,武(陟)西(峡)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项目路基土石方、基桩、墩柱、系梁承台、盖梁、桥台、钢箱梁制作已全部完成,主桥钢箱梁累计完成98%;梁板安装完成8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路面完成97%。同时,武(陟)云(台山)高速公路、焦(作)桐(柏)高速公路温巩段也于6月份开工建设。
坚持“改造提升路网功能、一体发展高效快捷”的原则,按照“八横十纵”的总体架构,进一步加快了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城市组团”交通快速通道和旅游、文化交通大环线,打造核心城市10分钟都市交通圈和30分钟城市组团交通圈。在全市干线公路建设中开展了“工程创优”活动,推行“制度标准化、程序规范化、质量精品化、进度高效化、理念人性化、施工安全化、工程廉政化”等管理措施,已完工项目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90%以上,没有发生质量事故。截至目前,今年干线公路23个项目已经完成卫柿线大修、获轵线中修、冢沁线新河二桥改造、汶水河大桥改造工程、卫柿线水毁工程和斗武支线中修等6个项目,斗武线原级改造、焦西线大修、冢沁线文昌路口至山阳路口段二改一改建项目、冢沁线焦作东至沁阳段二改一项目、詹店立交桥拆除重建项目、常付线西万铁路立交桥改造和关沟桥改造等7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余的10个项目将在近期陆续开工建设。
坚持“县县畅、乡乡联、社社通、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由“通达”向“通畅”的转变,将连心路修到街头村口,将生产路修到地头田间,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和“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沁阳、孟州两市被列为全省“十、百、千”示范创建县(市),并积极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回头看”和“管护知识进乡镇”宣讲活动,努力改善农村交通环境,着力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里程262.6公里。
坚持“路运并举、客货并重、中心带动、配套衔接”的原则,加强运输场站建设,积极打造区域客运、物流中心,服务大流通,活跃大市场,促进大发展。截至目前,沁阳市客运站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修武云台山旅游站主体框架工程已封顶,正在砌围墙、平整场地。修武县汽车客运总站正在进行项目主体施工。同时,高标准启动改造市客运总站工作,努力使其设施更完善、功能更强大、服务更全面,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北朱村公交停车场已开工建设;缝山公园公交首末站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今年市委、市政府“十项民生工程”中的公交项目已全部圆满完成。目前,利用政府财政资金1000万元投资的30台崭新的燃气公交车已分别开赴3、5、20、21等线路,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投入的30辆公交车为天然气环保车型,车身长10米,与以前的公交车相比,其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均有提升,将进一步改善群众乘车环境、方便市民出行,为我市增添了新的亮丽风景线。同时,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项目二期建设也已顺利完成,先后在251台公交车上安装了车载调度设备,对于加强公交调度智能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能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斗武线原级改造工程山区段路面铺筑。
焦西线大修工程施工。
农村公路王园线摊铺沥青路面施工。
农村公路桥梁吊装施工。
修武县汽车客运总站顶层现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