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交通运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治超“飓风”行动
重拳打击超限运输违法行为
全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孟州市交通路政管理所
积极构筑执法安全防线
市地方海事局
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孟州市路面大修
首次应用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市交通运输局扎实开展“文明交通行、礼让斑马线”活动
市交通运输局组织退休老干部
参观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路面大修
首次应用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近日,投资521万元、全长3.6公里的孟州市新城至东孟港改建项目开工建设。该工程施工中首次应用了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笔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碎石摊铺、标线、清理路沟和碾轧作业,随着一台大型沥青就地冷再生设备在巨大轰鸣声中缓缓前行,机械经过之处,原本坚硬的废旧沥青路面变成松散、拌和均匀的灰土结合料,经平整、碾轧后,一条崭新的沥青层就成型了。一眼望去,刚铺筑好的2公里路面,平整而厚实。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以前道路维修需把老的路面挖除废弃掉,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带来很大的浪费。现在采用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不同于传统整修的“开膛剖肚”,它可以把老的路面材料在现场重新再生利用,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剩余价值”,“变废为宝”,不但可以保证再生材料的品质和施工质量,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和运输成本,与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法相比,每公里道路的施工周期能缩短10天以上,总投资可节省30%左右,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材料,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谢如民 赵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