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是西晋时期河内怀(即现在武陟县三阳乡尚村)人,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常帮父亲打铁。他特别聪明,酷爱读书写诗文,白天打了一天铁,晚上还要读半夜书。父亲看不起读书人,常嘟囔他:“点灯熬油磨眼皮,哪胜睡觉养养身!”说着把灯一吹,“明天还要打铁,快睡觉吧!”但他睡不着,等父亲入睡后,拿书来到门口,就着明亮的月光继续读。
一天夜里,住在山阳(修武县城)东南的嵇康去沁南找山涛路过尚村,见向秀就着月光读书,甚是感动,就留步和他攀谈。谁知《论语》、《诗经》、《左传》、《春秋》,他都能背诵;论及时事,谈得十分深邃、精辟。好像俞伯牙遇到了钟期,两个人随即成了知音。
从此,嵇康常来做客。他给向秀带来了书籍,向秀把自己写的文章叫他批点。
头几次,父亲还能忍受,后来,父亲就忍不住了,给向秀来了个约法三章:一、从此以后不准看书写文章;二、不准再与嵇康来往;三、只准一心一意打铁。
向秀淡淡地笑了笑说:“爹,鸡从早到晚只知刨食吃,你这约法三章不是也把我当成了鸡?”
父亲不以为然地说:“你说把你当鸡就算当成鸡,人生在世,也就是干干吃吃!”
“不,人是人,不是鸡,除了干活、吃饭,还应该读点书,知道些事!”
“读书、知事,不顶饥,也不顶渴,我就是反对。”父亲固执地说。
向秀不忍惹父亲生气,也不再和父亲争辩,可是志向不移,照旧看书写文章与嵇康交往。
这天,父亲恼怒了,当向秀去送嵇康时,他把向秀的书、文章都填进了炉膛。
向秀回来看到一堆灰烬,心疼得哭了。
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父亲熟睡了,悄悄起来,开开门,奔向山阳找嵇康了。
“嵇兄,父亲叫我像鸡一样地生活,我实在受不了啊!”向秀向嵇康叙述了父亲的约法三章和焚烧书稿之后,痛苦地说。
“那你就住在我这里吧!”嵇康沉思了一阵说,“你父亲实在太愚昧了,离开他也好!不然,你的才华将被埋没,宏图无法施展!”
从此,向秀就与嵇康居住在一起,白天一块打铁,晚上一块看书写文章和谈古论今,后来两人与阮籍,山涛等同游山阳北的竹林,后世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原载龙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