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重阳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年到了这个节,喜庆与祥和的气氛总是伴随在人们的左右,重阳节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老年人的敬重。
今年的重阳节如期而至,我的心情也很高兴。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中国,重阳节这一天,有许多习俗,每朝每代虽然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比如: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可谓五花八门,要有尽有,尽管庆祝的形式并不一样,可是对重阳节热爱的心情是一样的。正是因为重阳节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才会延至今日。
笔者来自地地道道的农村,对于重阳节也是记忆深刻,因为老家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夸张地说,其节日的气氛绝对不亚于人们对于中秋节的重视程度。每年到了重阳的前一天,老家的人便开始准备,准备有多种,首先是鞭炮,在老家,到了重阳那一天,几乎家家都要燃放鞭炮,主要是在中午吃饭前燃放。其次是那一天要吃的食物,主食是水鸭,几乎每家都会准备一只大的水鸭,作为重阳节中餐的主食,也包括草鱼,大多是池塘打捞上来的。再有就是特别为重阳节准备的一样东西,那是什么呢?那便是糍粑。老家人做糍粑的功夫了得,水平绝对称得上是一流,因为到了重阳这一天,老家一百多户人家,每家每户都要自己准备许多糍粑,这些糍粑第一是用来祭祀祖先与前辈,第二是用来自家食用,第三是用来卖钱。这一天,老家一个村庄所生产出来的糍粑不会少于三万斤,有的人家,光这一天卖糍粑便能净赚几千元。在老家农村,每到重阳这一天,还有许多年轻人选择相亲,就是男女双方,在这一天来到对方家里(一般是男方去女方家里),送上自己的礼物,有的有钱一点的人家,便会给上一定的钱物,作为相亲时的定金。也有的人会选择在这一天成亲,每当此时,家乡重阳节的热闹气氛便会更加浓厚。
通常如果单位能够允许请假,我都会选择在老家过重阳节,虽然工作的单位距离老家有三百里,然而现在交通发达,坐车很快便能回到家乡,今年的重阳,我亦准备请假回乡。
重阳节于我,是快乐的,是温馨的,因为这一天,让我心情愉快,收获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