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驾驶证年检过期两年该怎么办?
事业单位人员辞职辞退的规定是什么?
13路公交车站牌该更新了
23辆被盗电动
自行车待认领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共服务
完善司法
低成本解决环境纠纷
世相漫话
“上访不如上网”折射出了啥
11月份有五场专场招聘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访不如上网”折射出了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付凯明

自称“苗翠花”女村民,模拟外交部发言人录制讨薪视频,引起网友热议。10月21日,视频策划者现身。他称当时法律程序和上访程序都走完了,都没有用,所以才想到了那个点子,并称现在流行的“上访不如上网”,说起来挺悲哀的。(据10月22日 《新京报》)

  “说起来挺悲哀的”,到底是讨薪女民工的悲哀,还是相关职能部门或法律的悲哀?“信访不如上诉,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很多现实印证了这句流行语。

  的确,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媒体和网络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求告无门的老百姓撑起了一张铺天盖地的保护伞,维护了社会正义与良心,也提高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与此同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信访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一挫再挫,使人狐疑。

  “上访不如上网”,其实折射出太多的无奈与悲哀。首先,反映出的是权力部门、司法机关的服务意识淡化和不作为。如果能把“群众之事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放在心头,百姓还能上访无望吗?如果能够将办事效率高一点,百姓怎能感到悲哀?

  为何同是外部监督,上网就比信访、上诉、上访管用呢?近年来,因为网络曝光而揪出的冤假错案、贪官污吏的确不少,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不作为因网友曝光后也被迫转变态度和方式。归根结底,是因为网络的受众多,传播速度快,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网络具有自媒体的性质,“把关人”的过滤比较少,而且基本没有什么“后遗症”。而这些,恰恰与现实的正常上访、上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要走这条正常的法律渠道,“门槛”太多,麻烦不少,更让老百姓耗不起的是精力、时间,还有金钱。

  网络很“给力”,作用很“强大”。但是令笔者担心的是,如果上网也不管用之后,会是什么结果?百姓还能相信什么?还有什么渠道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要么在沉默中灭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理性已经在信访、上诉、上访、上网中消磨殆尽,这个时候的爆发将是怎样的后果?这正是“上访不如上网”的悲哀之处。

  换来想之,如果上诉变得不那么麻烦,上访不那么艰辛,信访不那么吃力,老百姓还会被迫选择网络吗?“信访不如上诉,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透露和折射出的正是对权力自律的不信任、对法律公正的不信任。

  真正能够维护百姓权益,使其受到保护的还是法律。只有法律,才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唯一仲裁者。如果农民工维权渠道通畅,如果一切劳务纠纷都能在法治的框架内依法解决,农民工何至于如此“折腾”?这些疑问,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