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我市“板报奶奶”谢谨如
被聘为“省未成年人保护爱心大使”
第二届市志愿服务市长奖开评
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
豫北片区会议在我市召开
一周青年汇
大学生村官乐当“鸡司令”
公共场合最好关掉微信功能
市青联委员张艳庭:
用诗歌向生活问好
此刻你在@谁
关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惯“中国式接送”的家长
为何难与孩子真正沟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父母与子女沟通难,一直是家庭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日前,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对1500名学生进行的专项调查给出答案——61%的受访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等问题,31%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谈,3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谈。以青春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只有15%的初中生和4%的高中生是从父母的教育中得到的。

  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家长与子女沟通难的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日本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82.0%),其次是美国高中生(73.8%),韩国高中生排在第三位(70.1%),中国高中生排在最后(54.8%)。该调查同时显示,在烦恼的时候,21.0%的中国高中生无人倾诉,在四国中所占比例最高。

  就在许多人抱怨父母与子女越来越难沟通的同时,一则关于“中国式接送”的新闻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时下众多家长“吐槽”,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许多网友感叹,这就是中国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与呵护的最真实写照。

  一边是家长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呵护,另一边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严重问题,这两种看似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关注的中国家长,为什么会出现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

  在现实中,56%的受访学生表示,跟父母沟通最多的是与学习和学校相关的事情,只有不足20%的人会沟通“未来职业规划”和“家庭结构”等与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

  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中,存在着双方以自我为中心、“想说的”和“想听的”总是不合拍等严重问题,致使双方进行的是一种缺乏真正交流的“伪沟通”。

  知名教育专家、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教授表示,当前90%的家长都在无意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简单叠加,学校教各门功课,家长也只关心孩子学习,为孩子补习功课。这种教育往往是无效的。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情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心感恩、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识。现在很多孩子有知识、没常识,有作秀技能、没有生存技能,这就是家庭教育错位的后果。

  小 青 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