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婧 通讯员冯秉政) 10月24日至25日,市医改办组织6个医改督导调研组,分别对各县市区的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从督导情况看,我市基本医保、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重点医改工作实现了阶段性转变,便民惠民、强基层、激活力成为我市今年医改工作的亮点。
基本医保:
从广覆盖向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转变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是新医改对医疗保障的要求。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医保投入力度,着力扩面提标,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医保参保93.9万人,参保率95%;新农合参合250.7万人,参合率97.95%。较高的参保(合)率,让绝大多数群众享受到了适宜的医疗保障。
今年年初以来,在保证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医保(新农合)的重心工作转向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基金安全和发挥基金效益、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惠民便民上来。
在便民惠民方面,新农合在全省、城镇居民医保在县域内实现了出院即时结算报销。农村儿童6种大病已纳入重大疾病保障,其中新农合补偿70%、民政部门补助20%、个人负担10%。而城镇居民医保超过年度最高支付6万元的限额部分,进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按80%报销,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10万元。
在管理方面,我市对新农合、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等医保全面实行总额预付制度,其中新农合还在市人民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推行了单病种收费。武陟县新农合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次均费用级差管理,倒逼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渠道控费,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发挥医保、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规范和调控作用,保证了医保、新农合大病统筹基金相对安全。
公共卫生服务:
从规范建档向对重点人群规范管理转变
让广大群众能够“防病于未然”,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革的精髓。我市全面推动十大类2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进程,卫生、财政等部门出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对服务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了规范,对乡、村两级机构承担任务、补偿标准进行了明确,并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家指导组加强指导。
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和6县市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在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方面,我市各级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老人、妇女、儿童重点人群,对重症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群体进行重点管理,保证服务落实、经费到位。城区居民通过凭身份证或指纹享受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改变管理方式,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主动服务、精心服务。沁阳、孟州、武陟、修武等地在乡镇卫生院组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每一名或几名公共卫生人员划片对村卫生室进行公共卫生指导和监督,让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从重点推进向规范运行转变
从督导情况看,全市72个乡镇卫生院和11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基本药物制度运行规范。507种“基药”实行零差率销售并由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全部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
多渠道补偿机制已经建立。1至9月,各级财政已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5885万元,拨付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补助资金1580万元,新农合按季度拨付了一般诊疗费。
人事分配新机制基本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岗位设置,实行全员竞聘,出台绩效考核办法,落实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人员月人均工资达到1800元,较改革前平均增加了30%以上。
债务化解落到实处。截至9月底,县级政府已拨付化债补助资金747万元,其中孟州市、博爱县债务化解工作已完成,焦作新区、山阳区、中站区无债务。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从整体推进向巩固完善转变
市医改办的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市1828个行政村的2178个村卫生室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截至9月底,累计销售药品6463.61万元,让利群众1383.58万元。督导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市大部分村医对上级政策较为满意,收入有一定提升。
从督导情况看,我市各级多渠道补偿政策得到落实。截至9月底,各级财政已补助基本药物制度专项经费109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实行先预拨后结算;一般诊疗费补助资金由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按程序支付。
养老待遇着力落实。按规定,村医全部加入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对连续从事10年以上村医工作、年满65周岁退出的,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经初审,已将符合条件的900余人上报省卫生厅,批复后即可执行。
强化乡村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设置、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进行统一管理,是夯实农村卫生网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沁阳、孟州、修武等地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定岗定责对村卫生室实施日常监管。马村区乡镇卫生院通过月例会制度实现对村医的监管。加大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培训力度,今年年初以来共完成了16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培训村医1200人次。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从全面启动向重点突破转变
今年3月底,在沁阳、修武试点的基础上,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整体推进。6县市和中站区、马村区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供应和使用。在县级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71%。其中,沁阳市成立药品采购管理中心,指导开展药品采购运用等工作;孟州市建立药品配送中心,对县、村药物实施集中配送。
对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并全部纳入医保(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今年县级财政新增投入2396万元用于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沁阳、孟州、修武政府目前还对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进行全额补助,服务价格调整增加费用用于职工待遇提升。
在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20家县级公立医院已有11家核定了人员编制。沁阳、修武、孟州、中站等9家县级公立医院对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其他县市区正在有序推进。
推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截至9月底,在20家县级医院选择该服务模式的住院患者33905例,出院30024例,无一例恶意欠费情况,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