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喜事。回望10年来温县的发展之路,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发展变化令人振奋。
过去10年,是温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10年,更是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足和民生环境极大改善的10年。
温县统计局有这样一组数字:200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61770万元,实现利税17740万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653万元;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7030万元。2012年截至9月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3793388万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110万元。
数据显示,10年来,温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这10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10年。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220万元,而200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284028万元;2011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8339万元,2001年完成49192万元;201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6612万元,2001年为87171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高速增长。
这10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20.3∶52.9∶26.8 ,调整为2011年的9.8∶73.2∶17。3个主导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集聚区跻身全省重点行列。工业产品名牌、名标数量居全省县级前列,投资超10亿元工业项目、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均实现了零的突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温麦良种、四大怀药、绿色蔬菜等特色优势更加明显,温县先后被授予全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实现新突破,太极拳文化园和博物馆等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开放,陈氏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这10年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10年。10年来,全县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福沃重工工业园、福马整车装配、天香面业、太极拳文化产业开发、盛弘尚都、凤凰建材城、人民医院病房楼、温县一中和职教中心新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
这10年是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10年。先后编制了城市总规、控规等一批规划,确立了“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利用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鑫源路、子夏大街、中福路全线贯通。引黄、引沁、引济、新老蟒河整治等工程顺利实施,完成了农田林网、生态廊道、黄河滩区造林、环城水系等绿化工程,“生态温县”建设初见成效。
这10年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10年。县属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变现资产3亿多元,安置职工上万人,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较大突破,被列为财政省直管县;农村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向纵深推进。对外合作和经贸交流更加密切,温县被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被评为“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
这10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10年。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村公路、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了一批公租房和廉租房,全面实现了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建成了县级文化中心,新建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72个农家书屋,村村配备了体育器材。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城乡低保、五保户集中供养、困难救助等工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0年来,温县人民在实干中夯实了基础,在挑战中保持了发展,温县跨入了蓄势超越的新阶段。
张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