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解放区:产业集群凝聚后劲
马村区:项目建设彰显活力
以人为本 善做善成
以推进大招商加速经济转型
图片新闻
从精品亮点看林业转型
从木工之乡到家具之都
全市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
运行推进会在孟州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精品亮点看林业转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10月26日,记者随全市林业局长精品亮点工程观摩团,赴修武、沁阳、孟州等地观摩,感触颇深。在全市人民凝神聚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今天,林业建设先行先试,创精品、抓亮点,为全市做出了示范。

  从精品亮点看林业转型,林业生态建设已成为我市林业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变成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林业资源优势正在变成产业经济优势,在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家园

  在修武县城东郊,有一片占地1100亩、总投资5亿元的城郊森林,该工程与宁城公园二期工程毗邻,是全县十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记者看到这里已栽种各类树木650多亩,有大叶女贞、银杏、红叶李、广玉兰、枇杷,还有苹果、梨、石楠等,同时,经济林、花卉温室大棚、绿色餐饮、观光道路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建设城郊森林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修武的其中一项工程。”修武县林业局局长李玉雷说,“为了把修武建设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绿色宜居家园,我们坚持绿化与美化、景观效果与生态效果、服务功能与绿化功能相统一的原则,把城市建设、造林绿化、生态观光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重点建设城郊森林、城边游园、城中绿地和景观林、景观大道,促进城市、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从修武看全市,提升生态环境、创建宜居家园,已成为我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最大亮点。

  沁阳市财政今年拿出980万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要求每个乡镇都建成一个林业生态村,目前已建成林业生态村13个。

  博爱县把资源培育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年初以来完成资源培育4.1万亩,其中造林3.7万亩,高速路进出口和青天河旅游通道两侧精品绿化1030亩,10个乡镇建成11个林业生态村。

  温县今年以构建“两带、四区、八路、十河”的林业生态网络为主线,以创建“生态易居温县”为目标,倾力打造绿化精品工程,目前完成了司马大街两侧绿化改造和老蟒河、蚰蜒河北侧绿化等工程,还建成了20个林业生态示范村。

  林业经济绿山川富百姓

  在修武县七贤镇西涧村,有个云台人家果业专业合作社。这里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上植被完整,山下绿树成荫。该合作社流转耕地200亩、荒山荒坡1000亩,建立绿色果品观光采摘园。葡萄园里有夏黑、红提、矢富罗莎7个品种和12个试验品种;桃园里有沙红、春蜜、冬桃8个品种;核桃园里全是国内最新品种,目前已进入初果期。此外,还有高品质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晚秋黄梨、甜柿等品种。该合作社还建成日光温室、葡萄长廊和水土保持林,绿化荒山荒坡,修建停车场、山坡步道、观光平台、特色超市、农家乐餐厅等观光休闲设施,每到成熟时节游人如织。如今,这个具有田园风情、乡村特色的观光果园,不仅成了“云台人家”的摇钱树,还成了修武县的一张旅游名片。

  从西涧村看全市,林业产业经济的样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林业经济“蛋糕”越做越大,给农民群众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在孟州市白墙水库西侧,有一个占地1300亩的林塘示范基地,林地塘面各占一半。林塘是白墙水库下湿地,由于地下水位高,不适宜进行种植,过去一直是废弃的荒地,承包金不足100元,都很少有人问津。禹寺村村民陈伟等人承包后,实现了“塘中养鱼虾,台上植树养羊”,使每亩地的效益由过去的300多元提高到2500多元。禹寺村因势利导,将其余的下湿地,按统一标准推塘、堆台,通过招标方式承包给28户村民,年创经济效益350余万元。目前,该村准备利用林塘基地和白墙水库形成的生态环境,引进资金建设集农家乐、休闲垂钓、娱乐服务于一体的休闲娱乐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记者在沁阳市柏香镇伏背村凤鸣林下养鸡场采访时看到,上百亩树林里散养着2万多只优质土鸡。该饲养场经理王鸣说:“2万只鸡产蛋加出栏,一年收入上百万元。”

  我市森林旅游渐入佳境,今年上半年森林旅游总人数达到30万人,门票收入830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