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何平感言
银发辉映夕阳红
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
集中整合优质资源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精心准备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喜迎十八大
国企争做转型排头兵
盐都产业的新路径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詹长松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毛保党

  大道通衢诚无言,石子铺路情为碑。

  曾几何时,交通是焦作发展的“世纪之痛”:北有太行屏障,南有黄河天堑,古老雄奇的太行山和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无情地阻隔着大山两侧与黄河两岸百姓的往来交流。

  现如今,俯瞰怀川大地,宽阔顺畅的高速公路上客车、货车、私家车一路飞驰;平整洁净的乡村道路上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欢快奔跑……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在坦荡如砥、交织如网的公路上川流不息、蜿蜒如龙,与青山绿水、原野沃土构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修建高速路、发展路、富民路;架设黄河桥、希望桥、连心桥。近年来,我市交通部门以改善民生、服务经济、奉献社会为宗旨,担当重任,开拓进取,让康庄大道在怀川大地上铺展,连接城乡,方便百姓出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如臣说。

  此言非虚,一组数据可为佐证:截至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734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80.5公里,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四通八达、快捷便畅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

  翻开焦作交通建设的画卷,体验沧海桑田的变迁,你会发现每一粒铺路的石子,都饱含着交通建设者辛勤的汗水和服务发展的真情。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形成了东达省会接京港澳高速,南跨黄河接连霍高速,西连济源接二广高速,北出太行接长晋高速的高速公路网。目前,武(陟)西(峡)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之中,武(陟)云(台山)高速公路、焦(作)桐(柏)高速温县至巩义段已开工建设。同时,建成常付线沁阳至孟州段、林(州)邓(州)线(焦作段)两条一级公路,冢沁线焦作至沁阳段一级公路即将开工建设,郑常线武陟马营至博爱县城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等大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之中。交通大项目建设的加强,进一步拉动了GDP增长,提升了我市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改善了我市投资环境,促进了城城融合,使我市进一步融入中原城市群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之中。

  公路畅通,则百业兴旺。我市大力加强普通干线公路建设。近年来,先后完成新、改建干线公路200多公里;积极做好拟升国、省道工作,努力实现县县通国道,省道基本覆盖所有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乡镇;加快焦修博交通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改造斗武线、获轵线、大练线等一批普通干线公路,提升我市境内干道的通行能力,加快“中心城市——城市组团”交通快速通道和旅游、文化交通大环线建设,积极构建“1030”快速畅通工程,打造10分钟都市交通圈和30分钟城市组团交通圈,促进全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我市的交通面貌和投资环境,每年十几亿元的交通基础建设投资不仅直接拉动全市GDP的增长,而且带动了旅游、建材等相关产业乘势而上,并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如果说,构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的大交通网络,是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鸿篇巨制,那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城际、城乡公交,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则是我市改善城乡群众出行环境的民生考量。

  近年来,我市坚持“县县畅、乡乡联、社社通、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的原则,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675公里,在全市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的基础上,又先后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和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农村公路由“通达”向“通畅”的转变,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心镇建设,为构建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新型农村社区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抹上了浓墨重彩的升华之笔。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始终是交通部门追求的目标。多年来,我市交通部门坚持“公路、场站、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路通、站成、车到”的方针,在加快发展公路的同时,道路运输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

  运输场站增多变靓。新改建县级客运站4个,乡镇客运站7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200个,实现乡镇以上有等级客运站、通客车行政村有招呼站的目标,并正在加紧建设沁阳汽车站、修武县汽车客运总站,高标准启动了市汽车客运总站改造项目。充分发挥我市地处豫西北、晋东南交通枢纽地位的优势,加快聚源、宏达等大型现代物流场站建设,努力使焦作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进一步加强北朱村、缝山针等公交站建设,积极规划建设集综合调度、维修、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出租车综合服务区。

  道路客运服务提升。先后开通了焦作至修武、焦作至博爱城乡公交线路和焦作至郑州、焦作至新乡城际公交线路;坚持服务三农,大力实施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9%,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促进了焦作与中原城市群乃至全国范围内人员的快速流动。

  货运物流快速推进。作好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等物流服务,以信息化促进物流发展现代化,带动大流通,发展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连续5年每年投资1000万元用于更新公交车辆,扎实推进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工程建设,积极实施中原公交一卡通工程,加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提升线路覆盖率。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全省出租汽车行业建章立制试点的契机,实行星级考核,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公交车、出租车运营已覆盖我市主要居民区、商业区、大型工矿区和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市、县城区人民群众的出行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营运车辆为61034辆,其中拥有载货汽车43425辆、班线客车1387辆;中心城区拥有公交汽车线路35条,线路总长613公里,拥有公交运营车辆618辆,万人拥有量为7.8标辆;拥有出租车1398辆,万人拥有量16辆;拥有各类船舶119艘。

  展望未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秉承服务经济、奉献社会、造福民众的宗旨,务实求进,勇于担当,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全力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8000公里,公路密度在每百平方公里196公里以上,实现高速公路无缝对接,干线公路上档升级,农村公路网络完善,场站运输持续发展,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安全、畅通、便捷、绿色、和谐,努力为促进我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提供坚强支撑,当好发展先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