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辖区老年人就近参与文体活动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文体养老”工程的实施。同时,该区还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老年体(舞)协等组织,组建老年文体活动队50多支,保证了老年人老有所乐。
举办活动 营造“文体养老”氛围
在该区中星街道寺河村,10多位老人创办了自己的剧团。每天傍晚,他们便在村子里吹拉弹唱,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观看。另外,剧团长年坚持举办演出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和中秋节还举行串村演出,把生活中的事情编入戏中,让大伙直呼过瘾。
据了解,为推动“文体养老”工程的实施,该区每年都要在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独具特色的老年文体活动,并与文体及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老年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该区举办了“九九重阳·和谐山阳”大型联谊会,协办了河南省老年人运动会健步走大赛、戏曲票友大赛、老年人书法作品展览等活动,在辖区营造了浓郁的“文化养老”氛围。
“人活百岁不是梦,六十华龄正当时。”在该区,这句话成为很多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该区新城街道常宏社区的武宪平和嘉隆社区的任守廷于2009年牵头成立了山阳区老年空竹队,目前队伍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80余人,还在全市推广了这项运动。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保定第四届空竹艺术团体赛上,该队获得了一等奖。几年来,该区老年人先后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文体比赛中获奖100余次,其中老年人书法、抖空竹、健步走等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
老有所为 提升“文体养老”境界
8月16日早上,在山阳区艺新街道群英新村社区涧华街心花园,张立瑞老人正带领大家习练太极拳。他以前从事财务工作,由于长年累月埋头于账本之中,不到50岁便疾病缠身,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开始健身,先后练习了太极拳、扇等,锻炼一年后,一身的顽疾竟然消失了。2007年7月,该社区聘请他当夕阳红晨练队教练,他的劲头更足了。同时,张立瑞还将“八荣八耻”和太极拳的招式进行了融合,既锻炼了身体,又受到了教育,很受欢迎。
“老有所为”是“文体养老”的内容之一。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多年来,该区积极引导老年人以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把积累的经验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把贡献余热与愉悦身心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新时期老年人的自我形象。同时,该区各级政府和涉老部门也为老年人搭建了参加政风行风巡视、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矛盾等公益活动平台,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把“文体养老”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老年人开创出老有所为的新天地。该区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市政府小区关工委副主任谢瑾如,退休之后成了孩子们的贴心人,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乐此不疲地奔波着,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她的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该区定和街道丰收社区老党员王明君,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经常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使更多人对焦作有更深的了解,他在报刊上发表了《李商隐与白居易》、《九九重阳话茱萸》、《美丽茶事》等作品,还经常到辖区单位义务讲解职业道德课、讲应用公文写作课并为社区义务办黑板报,受到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