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武陟/副刊 上一版3
习俗
书画苑
三代帝王师李棠阶
武陟颂
菊花开了
副刊征稿
启 事
四个北古与南古、南古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帝王师李棠阶
——之窗外偷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棠阶,清河内(温县)南宝丰村人,字树南,号文同,又号强斋。道光进士,同治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潜以理学,触贯诸儒,曾任过咸丰、同治、光绪三代帝王的老师,人称三代帝王师。

  李棠阶虽为温县人,但是他与武陟关系甚密。一、他家南宝丰村在温县与武陟交界处,舅家是武陟县孟门村的,第三夫人娘家是武陟县南湖村的,女儿嫁在了武陟县黄鼠村;二、他青少年时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武陟县南湖村,拜名师任若海为师;三、考取进士后,虽在京做了官,但常辞官回乡在武陟县木栾店教书,桃李满武陟。因而,武陟百姓都很熟悉他,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自然也就很多。

  李棠阶从小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靠捡煤核和母亲纺线度日。他见别人家的孩子上学了,心里很眼气,也想上学,因交不起学费,就悄悄地来到窗外偷听。他很聪明,老师讲了一遍,他不但都能记住,而且也能举一反三,进行讲解和运用。

  一天,先生出去作客,临走时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作文题。大部分学生都埋下头沙沙地写起了作文,唯有靠窗坐着的大胖子好似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急得抓耳挠腮,汗流满面,半天没写出一个字来。李棠阶在窗外看了,忍不住笑出了声。胖子发觉了,不由恼羞成怒,出门揪住了李棠阶的耳朵说:“你笑我,得给我做出两篇文章,若做不出来非砸扁你不可!”李棠阶年幼小个,哪里是他的对手,只得替他做两篇文章。做罢之后,又去捡煤核了。

  先生回来后,胖子把两篇文章交给了先生。先生一看,文字珠玑,文如泉涌,不禁大惊,把胖子叫来盘问,方知是窗外偷学的捡煤核的李改(李棠阶乳名)做的。

  先生认为李棠阶有天才,就找到李棠阶的母亲说:“改很有天才,让他上学吧!”母亲为难地说:“俺交不起学费!”先生说:“我对他免费。”李母又说:“俺没钱买煤,全凭他捡煤核烧,他若上了学,俺烧啥?”先生说:“我每年给你家送两车煤。”

  李母被这位好心的先生感动了,第二天就叫李棠阶去上学了。

  (来源《龙源传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