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还得靠自己
我国北方多地
遭雨雪低温袭击
王石为什么不建议
年轻人住大房子?
改变自己
媒体称中国方便面
几乎被日资掌控
50个城市上班耗时
北京最长
夫妇守荒岛26年
坚持每天升国旗
“爱情天梯”女主人公逝世
汪涵和柴静教我的事
打开内心,才能活得有价值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还得靠自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焦海洋 作
 
   

  □付凯明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据11月1日中新网)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有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诚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有,而且也不小,但归结真正的就业难,显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卸给社会。其实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国家还是出台了很多办法和措施。比如近年来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等政策措施,实实在在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空间。

  有人抱怨,同是一起毕业的学生,为什么就业的差距如此之大?难道是机会和运气不如别人?笔者认为,许多人以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等,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机关、好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的沃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要大学毕业生能够转换思维,改变观念,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美好的理想也一定会飞得更加高远!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